華紙專攻特殊紙,雄踞亞洲市場
財訊
2016-02-22 15:34

拿著台灣最大紙漿廠中華紙漿(簡稱華紙)最新一季的財報,《財訊》記者正聚精會神專訪華紙董事長黃鯤雄如何成功轉骨時,會議室一通電話響起,永豐餘董事長何壽川緊急將黃鯤雄「借」了出去,一談就是半小時。原來是去年,華紙又研發了一款可用於電子產業上的「特殊紙」,何壽川急著要追問客戶拓展進度,並要求每年要把特殊紙再新增兩至三個全新應用領域的腳步不能停!

 

2012年10月與永豐餘紙與紙板事業部合併後,華紙悄悄改造、換血,繼2014年轉虧為盈後,毛利率逐季上升,一五年第三季,還創下近5年來最佳單季獲利,對比合併後的連續2年虧錢,至今法人預估2015年可賺0.73元,已超乎眾人原先預期,法人更估2016年會賺0.85元,不禁令人好奇華紙究竟做了什麼?

 

 

技術門檻高,毛利率也高

 

4年前,做紙漿的華紙和造紙的永豐餘宣布合併,市場並不意外。因為永豐餘向來是華紙的最大客戶,早在1977年共同投資創立印尼永吉紙業、2000年共同投資中國廣東鼎豐紙業、林業,一起攜手造林;何壽川也早在華紙創立時,便開始參與華紙的經營,自始即為華紙的最大法人股東,當時上、下游聯合抵抗日益競爭的全球紙市,不難想像彼此關係緊密,因此合併也是順理成章之事。外界疑惑的是,永豐餘如何有把握讓當時已經44歲的大象跳舞?

 

「答案是專攻特殊紙。」法人透露,目前華紙營收中有35%用於特殊紙,屬於利基型產品的特殊紙具高毛利優勢,因而帶動華紙整體毛利跳升。

 

黃鯤雄表示,其實永豐餘在併華紙前,就發現特殊紙在發展迅速的亞太地區常常供不應求,貨源多掌握在歐、美紙廠手上,而亞洲紙廠具有相對地利優勢,因此決定投入特殊紙的研發。只是,在合併前,永豐餘想做特殊紙,但配方是機密,不可能告訴華紙;華紙在賣漿,也不會把紙漿成分告訴對方,造成特殊紙發展總有些力不從心。

 

合併後,永豐餘集團將屬於紙漿、文化用紙的部分由華紙主導,而今大部分紙漿直接供貨給原屬永豐餘的高雄久堂廠、台東廠,以及製造衛生紙的永豐餘家紙事業。華紙特殊紙營業部協理陳瑞和直言,特殊紙常用在「意想不到」之處,除了玻璃、金屬、塑膠製品外,日常用品上的貼標、書寫的桌椅櫃、醫療用拋棄式手術衣、沒有螢光劑的甜甜圈紙袋、炸雞紙盒,到身上穿的衣服圖案等,很多都是特殊紙範疇,甚至面板廠、太陽能廠等高科技產業都十分倚賴特殊紙。這些不單單技術含量高,研發難度也高,因此毛利率也較一般紙品高出許多。

 

換腦整合,奠定國際地位

 

垂直整合後,造漿是華紙的強項,可從世界上1萬多種的木頭特性中,按照永豐餘特殊紙的規格選擇,操作漿的配料。「客戶(永豐餘)和供應商(華紙)成為一家人後,就知道對方需要什麼!」黃鯤雄說。

 

陳瑞和補充說,另外一個好處是節省能源成本。過去紙漿為了長途運送的品質和方便保存,做完後要烘乾才賣給紙廠,紙廠再加水稀釋後變成紙;現在是同個集團,能協調使用半溼漿,在花蓮做漿,不用花費過多的能源和蒸汽把紙烘得較乾,就直接送往高雄紙廠,使用時也不須用過多的水打散,水和動力都省下來,綜效自然就發揮。

 

黃鯤雄直言,「做特殊用紙整個腦袋都要換過來,不能再是老紙人思維,」過去文化用紙出廠時,一般可容忍約2%的不良品,但特殊紙涉及醫療、高端精密儀器等用途,連紙毛、髒汙都不能有,為了品質和信譽,只能不斷壓低不良率;好比華紙營收200多億元,2%的不良率就是5億元,但當不合格降到0.5%以下時,就差了好幾億元,這樣就兼顧了成本和品質。

 

黃鯤雄說,調整策略方向,也歷經了劇烈的陣痛期。他比喻,過去華紙就只生產固定漿種,就像只要煮得出陽春麵,台灣客人愛吃不吃隨你,不吃可拿去國外賣,獲利常被運輸費和當地代理商吃掉;現在不僅要變化口味煮出牛肉麵、榨菜肉絲麵,還要依客人喜好,不加味精或是愈辣愈好等各式難題,即使這些客人又大部分在國外,也能依他們的需求,做最好的服務。

 

 

但這樣轉變,也歷經不少痛苦磨合;例如有人不會英文、有人則是不知道如何從被動變成主動去找客戶、更有人是幾十年來都關著門做事,突然一起討論配方很不習慣;加上對未來的不確定、企業文化的轉變等,就讓老員工離開300多人,「幸好道路愈走愈清楚!」黃鯤雄說。

 

 

圖文獲財訊雜誌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