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年冷知識 xa0為什麼基隆叫雞籠 xa0高雄叫打狗?
余宗翰
2017-02-04 14:00

關於基隆古名「雞籠」的來源,有種說法是,因為基隆港外的和平島上丘陵呈現圓頂狀,狀似雞籠,所以基隆一地被漢人先民稱為雞籠。也有人說是基隆山(古名雞籠山)的山形像雞籠而產生如此地名。這兩種說法都來自於地形,如同八里的觀音山、鶯歌的鶯哥岩等地。

 

但另有一個說法跟台北盆地的平埔族「凱達格蘭族」有關。凱達格蘭唸如Katagalan,初來台北墾殖的閩南人取Katagalan的頭尾「ke」和「lan」而發成「雞籠」。另一個較生動的說法是,早期閩南移民將Katagalan聽成「雞犬加籠」,簡稱雞籠。

 

普遍認為第二個說法比較可信,但也有人提出質疑,參考早期地名的源流考證,將原住民的名稱掐頭去尾的情形很少見。以台北的舊稱「大加蚋」來說,因為北部的平埔族在特定的詞語前經常前置Ki或Ke,漢人聽慣後會將無意義的Ki,Ke前置省略,也因而把Ketagalan省略為tagalan成為大加蚋。

 

不管如何,1875年(光緒元年)清朝政權在台灣的行政組織大變革之際,覺得「雞籠」一名不雅而改為「基隆」,取其「基地昌隆」之意。雞籠這個土俗而可愛的名詞就走入歷史了。

 

五堵、七堵、八堵也跟凱達格蘭族有關

 

從汐止到基隆,被山丘裹挾的狹長平地上有五堵、七堵、八堵等地名,這些地名也跟凱達格蘭族有關。早期漢人墾殖者從基隆向台北盆地節節推進時,為了防止凱達格蘭族「入侵」,而建造防禦用土牆,稱為「堵」,同時指稱一個聚落或據點。頭堵即頭城,與二堵、三堵都在宜蘭,而五、六、七、八堵在基隆,這些地名在在顯現漢人先民「入侵」與「防止入侵」的線索。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高雄為什麼叫打狗?

 

一般來說漢人不會取「打狗」這麼不雅的地名,所以應該也是來自平埔族稱呼的音譯。根據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的考證,高雄沿海早期為平埔族的馬卡道族的地盤,在他們的族語中,稱防禦海盜、倭寇的刺竹林為takau,這個名字後來就被漢人吸收成為高雄一帶的稱呼。有時官方文書會轉稱為較好聽的「打鼓」。順帶一提,相對於屏東的東港,高雄也曾被稱為西港。

 

進入日本統治後,日本人順著打狗的發音takao,配以發音相近的漢字「高雄」(日文音為TAKA-O),從此與打狗一名說拜拜了。



(首圖為基隆山 取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