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鏈上到鏈下,談談區塊鏈的「治理」之美
區塊鏈研究實驗室/張詠晴編譯
2019-05-20 17:34

 

「治理」之美源於其主觀性,但仍保留著客觀性的特質。任何代碼庫都可以被評估,任何升級都可以被審查,但是「分散的」系統中的參與者協調實現任何目標的方式,變得非常難以度量和實現。它將所有的對話和討論都封裝在主觀性方面,而實際開發的軟體實現和投票機制,直接關係到客觀性方面。雙方碰撞的地方在分叉過程中,既涉及發展方面的客觀成本,也涉及主觀方面的社會協調成本。

 

在區塊鏈系統中,唯一能夠直接捕獲主觀性和客觀性的行為是分叉行為。雖然分叉有時會定期發生在各種鏈上的簡單升級上,但我在這裡所指的分叉在兩個現實平面上產生的最大成本,是一個有爭議的分叉,在新的領導下,協議經歷了一個全新的方向。同時在制定實施方案,必須說服一個重要的社會團體遵循這條新的道路。這方面的一個例子就是有爭議的分支,包括以太坊和經典以太坊,這兩個分支要求開發人員在軟體實施上投入資金,並以交換支持和協調的形式投入社會資本。

 

區塊鏈治理面臨的一些最大壓力通常是集體行動問題。集體行動問題處理的是共享一個共同目標的個人,即區塊鏈協議的「改善」,同時存在相互衝突的微觀利益。

 

「囚犯困境」經常被用來解釋這一概念,因為兩名囚犯都有相同的願望,希望盡可能少地服刑,但又害怕其他參與者由於資訊效率低下而做出決定。不是兩個囚犯都保持沈默,只服刑幾個月的最佳結果,典型的結果是兩個自利的政黨都向對方懺悔,並服刑很長時間。

 

在區塊鏈的情況下,自利方可能透過採取具有較長負面後果的行動,來損害協議未來的最大成果。這方面的例子可以在各種硬分叉上看到,如比特幣現金。現在,對金融資產和社群的關心成為問題的代價,這並不總是一件壞事,有時甚至會導致長期的積極結果。

 

鏈上與鏈下

 

為了簡要回顧「鏈上」與「鏈下」治理,鏈上尋求避免透過自動升級進行分叉,而鏈下允許用戶控制的靈活性,以及更高程度的社會協調成本。鏈上管理是以決定投票機制的形式,強制升級和部署的過程,而鏈下管理則是節點透過安裝其首選軟體,來發出決定信號的過程。一個將充分的決策權交給協議確定的「利益相關者」(資產持有人、代表、持票人),另一個將全部責任交給那些運行完整節點的人。

 

在過去,VLAD Zamfir批評了鏈上治理,尤其是它「剝奪節點營運商(和用戶)的權限」,這往往會質疑網路中「利益相關者」的概念和語義。在鏈上治理的情況下,那些僅僅使用鏈的人可能由於缺乏資產而被禁止進入治理過程,而鏈下允許任何用戶(即使沒有鏈的資產)參與。然而,反對意見是,資產持有人可以有效地管理所有參與者的鏈條,並形成一個不那麼模糊的「決策者池」,以保持升級以有效的方式進行。

 

參與治理的方式多種多樣。用戶參與治理的一些不同方式包括:

 

  • 在鏈下系統中運行完整節點
  • 為區塊鏈的特定實現貢獻代碼
  • 透過投幣投票或委託代理人在連鎖系統中投票
  • 參與區塊鏈共識(採礦、賭注)
  • 在社交媒體上討論協議的方向

 

代幣治理

 

關於治理的一個主題最近變得更加流行,那就是基於代幣的治理系統。有許多建立在基礎鏈之上的平台和協議,希望將其治理移交給利益相關者,而不是集中管理,以保持「分權」精神的活力。然後在平台或協議之上創建一個治理層,該層已經遵循一個基本協議及其自身的治理。例如,如果以太坊上的項目希望升級智慧合約,他們就會將與其項目相關聯的代幣代表「利益相關者」,並允許他們以新合約的形式,對項目中的方向進行投票。在財政部激勵的情況下,部署和指向或如何分配通貨膨脹機制。

 

除了他們自己的治理之外,他們還將注意到以太坊的治理,以確保基礎協議上的任何內容,都不會對使用項目決策機制的過程和利益相關者產生潛在影響。以太坊上的代幣投票之所以有趣,是因為它自然是一個混合的過程,固定在使用鏈外治理的系統之上。可以部署一個新合約來替換舊合約,但是舊合約仍然可以由不同的參與者跟隨,以某種方式重新創建一種「分叉」。

 

當然,第二個代價是社會共識。各種項目已經在第二層實現了或者正在實現其治理風格。還需要注意的是,儘管有些協議可能擁有代幣,但並非所有協議都將它直接用於其治理過程。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關於區塊鏈治理:協調,層和結構完整性-par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