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子人書房。基因的基因(讀「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吳仁麟
2019-07-04 17:35

那一年,還在讀EMBA的時候,在課堂上認識了一位美國名校的生物化學博士。我們聊起他的專業,他說一直在研究蚊子,博士論文也是研究相關主題。

 

我好奇蚊子有什麼好研究的?聽他說明之後,才知道研究蚊子的價值不亞於研究核子彈。

 

他說蚊子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用途,像美國人會用來協助畜牧業調控牲口數,養出一種可以寄生在蚊子體內的病毒,把蚊子放出去叮牛群,被叮到的公牛的精虫數會下降,母牛的受孕率就會下降。這項技術已經發展得相當成孰,甚至被引進到軍事用途。

 

「試著想想,如果讓這些病毒也能對人體起作用,那只要有計畫的放進一個國家裡,一段時間之後,這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就會慢慢趨近於零」他說,國家如果沒有新生人口,不就等著亡國滅種嗎?

 

現在每每想起這段對話,我都會背脊發涼。實在難以想像人類會發明如此殘忍的武器,不用一槍一彈,甚至不流一滴血,直接去終結那些未來的生命。而這些黑科技的起源,都是基因。

 

基因是生命的密碼,世間眾生依這樣的密碼生生不息的代代繁衍。放大來思考,基因也等於是建構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種種生命劇情,都是依據基因所寫下的劇本來演出。人類科技發展到今天,基因對於生命的影響早已經被證實確認,人類也早已經開始了各種改寫生命劇本的史詩級工程。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現在42.8億年前,1856年遺傳學之父孟德爾在奧地利做碗豆實驗到今天也不過163年。不到兩百年的時間裡,人類基因科技已經發展到了人幾乎無法控制的局面。地球上所有生命消長的議題顯然是極為複雜又精密的設計,除了有時間的維度因素,短中長期的變化都會造成不同的影響,更牽涉到不同物種之間的競合依存。人類從自我的利益中心出發來改寫生命劇本,會不會最後只迎來大自然的反撲?

 

「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這本書的第243頁寫下了一些對基因的思考。

 

「河上的船由一百塊木板組成,隨著時間流逝,這些板子會一塊塊腐朽,於是一塊塊被換掉。十年後,船身的每一塊木板都已經不是原來的木板,那這條船還本來的那條船嗎?」書裡的這段文字充滿哲思,卻很具體的點出了什麼是基因,木板依特定的關係與順序組合成一條船,基因也就是生命元件彼此的關係與順序。

 

這基實是一本厚達六百多頁的基因歷史,從西元前530年的「半科學家」畢達哥拉斯開始觀察到親子間容顏的神似,開始提出基因相關的可能假說(他說男人的精子在身體內四處旅行蒐集資料,再把這些資料帶進女人子宮裡孕育生命),一直到今天,人類已經完成「人類基因初步定序(sequencing)及分析」這樣的龐大計畫。把基因的每一個細節都摸得清清楚楚(感覺也是去看到基因裡的每個基因),這項工作聚合了全世界上萬名優秀的頂尖科學家共同花了二十多年才完成。

 

基因這部生命密碼書到底有多龐大?每個人身體裡的基因都是由32億組左右的「碱基對」所組成,這些碱基對都是由A、T 、G、C四個字母兩兩配對再依序組合而成,如果把這些密碼用一般印書字體大小印出來,足足可以印出150萬頁,相當於66套大英百科全書。

 

基因的研究開啟了遺傳學,這項研究雖然有160多年歷史,但是最大的突破和進展卻是過去25年,這25年,人類的基因科技經歷了四個重要階段,從「發現染色體,確定遺傳的最基本單位」到進一步發現「遺傳基本單位的分子基礎」,再推進到「了解基因運作的生物機制」,到今天「複製DNA與基因定序掌握遺傳的訊息」,在書裡,每個關鍵年代的劇情和人物現場都一一被仔細描寫。

 

這本書裡也清楚的強調了「科技最大的冒險是人文」,研究基因的科學家都認為

基因是人類科技史上最危險的意念之一。人類在未能解碼、閱讀、以及明白基因這份使用手冊時,已經迫不及待的試著去改動基因。難怪許多科學家都說「是否要在開始前停一停,反思一下可能的後果?」。

 

書裡的最後,還是問著最初的問題。基因是甚麼?什麼又是基因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