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取自pixabay)
國慶日有很多種形式,對台灣人來說,國慶日代表(現代意義的)國家的誕生,但對許多在一戰或二戰後自列強殖民中獨立的非洲、美洲、東歐、東南亞等眾多國家來說,所謂的國慶日就是「獨立日」,最有名的是美國的Independence Day,紀念美國建國先賢在1776年7月4號提出的「美國獨立宣言」。跟中華民國國慶日意義相近的有中國、澳洲、俄國、法國、加拿大、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我們算少數派。
也有一些國家是沒有國慶日的,比如英國。英國的政權自1066年的征服者威廉征服英格蘭後,其皇室延續至今,且政體以數百年的時間平穩地轉向現代議會民主國家,並沒有明顯的現代意義的國家轉換過程,比如法國的「巴士底日」,因此對英國人而言,要訂哪一天為國慶日有點困難。
反過來說,因為英國在十九世紀時擁有全世界最多最廣大的海外殖民地,所以世上很多國家的「獨立日」都與英國有關。
其實很多人將慶祝英國國王生日的國王/女王節視為國慶日,這個慣例始於1748年,延續至今。所以說英國沒有國慶日有些人並不同意。與英國同為君主立憲的泰國,也會慶祝現任國王的生日;而另一個老牌君主制國家日本,則會慶祝日本神話中第一個天皇─神武天皇統一日本的日子,雖然許多學者不相信神武天皇的存在。
英國女王生日慶典不在真正的生日舉行
現任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生日是4月21日,但因為英國首都倫敦在4月氣候欠佳,為了體貼士兵與民眾,英國政府將6月第二個星期六定為「女王官方誕辰日」。
有些國家的國慶日與國家、統治者、全國統一等意義全無關係,比如西班牙的國慶日紀念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葡萄牙的國慶日是國寶級詩人路易·德賈梅士(Luis de Camoes)的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