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去年的可再生能源首次超過煤炭,成為公共用電量生產主力
郭亨宇/陳培愷編譯
2019-01-14 17:00

近日有研究顯示,2018年德國的可再生能源佔公共用電量產值比例為40.4%,比2017年增加了2%,並首次超過了煤炭(包括褐煤和黑煤)所佔的產值比例的38% 。而在另一份報告給出的2018年德國能源生產量結構圖中,可再生能源也幾乎和煤炭打了個平手,兩者產值佔比分別為:35.2%和35.3%,僅有0.1個百分點的差距。

 

在歐盟制定2020、2030和2050三個能源戰略目標的背景下,德國近年來可再生能源的產值一直在上升,根據energy-charts整理的數據顯示,德國的可再生能源占公共發電量的比值,從2010年的19.2%成長到了今年的40.2%,翻了一倍多,其中太陽能和風能的產值佔比,分別從當時的2%和7.2%成長到了現在的8%和20.4%。同時去年包括天然氣和煤炭在內的化石能源,產值佔比都低於2017年。

 

在能源結構變化的背後可以看見政策作用的影子,從2007年德國宣布開始將逐步取消黑煤開採的補貼,到2014年開始推行的強制性碳排放交易體系,再到2016年德國政府推出長期能源計畫,德國環境部長表示,將在2030年前砍掉一半的褐煤發電量。同時德國政府也在推動核電站的退役,尤其在2011年的福島核電站的事故後,梅克爾就宣布將在2020年前關閉所有核電站,儘管這一計畫未能如期實施,但當年就關了17座核電站中的8座,核電產能比例也從2011年的20%,降至現在的13%。

 

除了舊能源淘汰,還有對新能源的扶持。據彭博社報導,德國政府開創了針對太陽能和風能的補貼體系,並藉此刺激了製造業和技術產業的繁榮。另一份報導則稱,目前德國擁有世界上第三大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市場,在2011年投資總額已經達到310億美元,其中65%投給了太陽能產業,29%則投給了風能。

 

從產能佔比不足五分之一到超過煤炭,可再生能源用了8年的時間,成為德國的能源生產主力。

 

一名研究者對此表示,在2019年德國將維持住40%可再生能源的產量比例,同時有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設施,將投入建設。

 

但可再生能源短期內,可能還無法接管所有電力生產。一方面是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問題,儘管風和陽光是不需要花錢生產的,但能源設施擴張卻不是免費的,有文章指出,到2030年代花在建設上的錢,將高達一兆歐元。同時,由於新能源的不穩定性,需要打造新的電網用以電力傳輸和管理,這筆錢分攤下來的結果,就是一年內居民電費漲了3%。

 

可再生能源的另一個缺陷在於,這是一個「看天吃飯」的產業,遇上糟糕的天氣時,可再生能源的產值就會下降。有文章稱,目前對於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量,還沒有技術可以支持實現大規模的廉價儲存,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可再生能源都不能視為一種可靠的能源。

 

(以上圖文由好奇心日報授權,原文:去年德國的可再生能源首次超過煤炭,成為公共用電量生產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