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帶來的思考:我們正經歷另一個「隱私時代」!
橙皮書/作者:TonySheng/翻譯:Jessie/張詠晴編譯
2019-03-21 17:39

 

今天,我們正在經歷另一個「隱私時代」。

 

去年3月,The Guardian, The New York Times, 和英國的 Channel 4 News同時曝光了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大量收割用戶數據並濫用的行為。這家公司在沒有徵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收集了Facebook上數百萬用戶的個人身份數據訊息。持續發酵的醜聞導致Facebook的市值短時間內蒸發1000億,其CEO馬克·祖克柏也被美國國會傳喚聽證。

 

此後不久,美國三大消費者信用報告機構之一的Equifax宣布,由於網路安全漏洞導致1.455億美國消費者的個人訊息洩露。

 

幾個月後,萬豪酒店(Marriott)數據庫被駭客攻擊事件,5億人的私人訊息受到威脅。

 

最近,一場「刪除Coinbase」的運動興起。起因是Coinbase收購了一家由網路情報公司的前成員創建的區塊鏈分析公司,這家公司幫助掌權者監視和控制大眾。

 

一份最近的Axios報告顯示,雖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網路隱私危機,但是很少的人會採取行動。

 

現在大多數人都清楚,我們目前所在的制度不足以保護隱私,但這種隱私洩漏帶來的惡性後果會促成一些改變嗎?

 

對隱私保護現狀的悲觀

 

雖然美國革命和Gawker的例子都催化了隱私保護的變革,但我認為今天應該不會產生改變,因為隱私損失本身和隱私洩漏的直接後果都難以察覺。

 

普通公民可以看到外國的威權主義者謀殺記者,但這只會傳遞一個看到結果後的感覺:

 

(1)他們能將這一事件與隱私聯繫起來,以及(2)他們能感受到類似事件帶來的個人威脅。我甚至對這兩種感受能不能產生都持懷疑態度,因此社會不太可能組織起來反對這種隱私洩漏帶來的後果。

 

而且,即使社會想要改變,這種隱私損失從根本上講是非常難以控制的。因為未來將會產生更多的數據,更多可以透過合法和非法手段查看數據的人,以及更多的工具和資源來幫助理解這些數據。這三件事都在同時、加速、分散式發展。

 

這三次隱私變革可以簡單理解為下圖:

 

 

在每一個例子中,基本上都遵循:

 

1、原有體系無法保護用戶隱私,但是大家沒有在意 

2、因隱私洩漏導致的直接後果(損失),催生了對隱私保護的需求

3、推動原有隱私保護體系的改變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這是我們需要區塊鏈的原因:從美國歷史上三次「隱私事件」看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