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創的獨角獸都是因為網路科技,軟體跟服務不是最後一哩路,而是要重新回來帶動整個網路科技生態系的源頭。」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許添財,在第10屆WHATs NEXT台灣網路產業高峰會中表示。
現在世界貿易結構大改變,服務貿易成長速度遠大於商品貿易,例如,2022年是15%比2.7%;數位服務出口成長率又大幅超越傳統服務與商品貿易,例如,2022年數位服務出口佔全球服務出口總額的57.1%,年成長率3.4%,相較於同年的商品貿易僅2.7%為高,而在2012至2022年間,全球數位服務出口的年平均成長率更高達6.1%,比同期的服務出口的1.6%更高。
可以看出,現在必須要用數位的方法來減輕交易成本的負擔,而DDS出口已成為數位經濟發展的代表性指標。
許添財指出,如果用DDS跟出口情況來比較台灣跟新加坡,可以知道台灣服務出口與數位服務出口潛力尚待發揮!
在服務出口方面,台灣在2024年為58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30名,新加坡則為3,950億美元,世界排名為第6名。
此外,以數位交付的服務(Digitally Delivered Services, DDS)出口方面,台灣為29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25名,且其中包含很多ICT硬體的附加服務,而新加坡則是2,04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7名。
他進一步強調,ICT是台灣經濟成長主要的貢獻產業,但進一步分為 「ICT製造」與「ICT服務」,在2011-2020期間,前者平均成長率6.4%,後者只有3%;雖然後者附加價值率超過6成,前者卻只有3到5成之間。
所以台灣網路與數位科技發展,應有總體經濟的思維與國際戰略觀!
「數位服務出口持續高速成長趨勢,至少二十年以上不能逆轉的,這反映出全球經濟正在加速數位化、知識密集型產業轉型,所有產業都必須要聚焦這兩個核心,而這也是AI產業飆速發展的原因,晶片需求殷切,方興未艾。」許添財強調,在智慧國家策略方面,新加坡以國際化與高附加價值服務輸出為重要目標,而台灣僅側重於數位基礎的完善與國內產業的數位轉型,導致ICT服務雖然也有出口成份,但往往只是作為硬體產品的附加價值或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台灣數位服務出口的潛力應該還有可以發揮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