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入股英特爾之後,接下來英特爾的動態如何,就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其中,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在鎔陪同韓國總統訪美之際,市場傳出三星正與英特爾談合作,計畫投資英特爾的封裝業務,並加大注資相關設備來強化後段製程能力。
三星電子與英特爾,兩隻800磅大猩猩談合作,這是非同小可的事。第二名和第三名聯手,對龍頭台積電將出現何種衝擊?兩家大公司的整合,又要面對什麼挑戰?值得深入分析。
先談一下三星電子與英特爾此次傳出來的合作項目,兩家公司合作的可能原因及想法。
根據韓媒報導,三星電子已在美國德州投入 370 億美元設晶圓代工廠,有望再加大注資。而三星也正考慮與英特爾合作,投資英特爾在美國的封裝產線,強化在美國的前段晶圓製造及後段先進封裝的能力。
對比三星電子與英特爾的競爭力,三星電子在前段製程是領先英特爾的,但在後段封裝則相對薄弱。至於英特爾在先進封裝領域具備優勢,但由於本身在前段製程良率及產能都不佳,先進封裝技術也無用武之地。
因此,業界人士推估,三星電子如今要加強投資美國,前段與後段的能力都要建立,因此與英特爾最可能合作的就在封裝領域,可以彌補其較弱的部分,並藉由結盟英特爾來縮小與台積電的差距。
此外,韓媒也提到,雙方在先進封裝的合作上,可能採用次世代玻璃基板技術。而這個技術,目前台灣也有群創等公司積極研發中,至於在台積電的技術規畫中,玻璃基板也是選項之一。
至於兩家公司合作會不會再擴展到前段製程?由於前段製程對兩家公司來說都很關鍵,而且牽涉到太多客戶競爭上的利益,目前看起來應該還沒有進一步的討論。
另外,有外媒也引用最新的市場調查數據,這是針對「前端晶圓製程 + 後端封裝測試」的「整合型代工」(Foundry 2.0) 市佔率來做統計,這份數據與過去大家熟悉只以前端晶圓代工製程市占率來統計的結果,有很大的不同。
若以今年第一季「整合型代工」(Foundry 2.0) 市佔率來看,台積電市佔率 35.3%,穩居全球第一。至於英特爾市占6.5%,排名第二。另外三星5.9%僅列第四位,還稍微落後第三名的台灣封裝廠日月光 (ASE)。
這份數據很有趣,與過去大家對晶圓代工的全球市占印象差別很大。若只以前端晶圓代工的製程代工市占來算,今年第一季台積電是67.6%,三星7.7%是第二名,第三至第五名分別是中芯、聯電及格芯,市占分別是6%、4.7%、4.2%。
至於英特爾因為是IDM,產能都是用來生產自家產品,替外部客戶代工(Intel Foundry部門)的訂單很少,因此統計上連1%都不到,還擠不進全球前十名,比第十名的力積電(0.9%)還要低。
因此,比較這兩份數據,若只看傳統上的前段晶圓代工製程部分,三星是排名全球第二,但若把前段製造及後段封裝都計入,英特爾反而是領先三星的,這也是兩家公司想進一步擴大合作的基礎。
接下來,可以再進一步談談,三星電子與英特爾雙方合作的目標以及可能的考量因素。
先了解三星目前的現狀。三星半導體事業近幾年陷入困境,記憶體霸權被SK海力士超前,上半年更讓出全球記憶體龍頭寶座。至於他的晶圓代工部分,先進製程良率進展不順利,只能在台積電後面苦苦追趕。
當然,今年以來,三星已經有苦盡甘來、谷底翻揚的味道。主要有兩個大客戶加入,成為三星脫離困境的重要驅動力。
第一個是Tesla的訂單。Tesla執行長馬斯克下給三星165億美元訂單,分九年完成,合作將持續到 2033 年底。 Tesla委託三星德州廠生產的晶片,是屬於下一代AI晶片,用途在自動駕駛或人形機器人等應用上。
這筆訂單,對三星當然是及時雨,也對三星在德州投資兩奈米等先進產能有很大挹注。馬斯克就說,三星德州廠房就在特斯拉公司旁邊,他會沒事就去看一看,督促他們好好生產,協助三星電子優化製程。
Tesla對晶圓代工廠的下單策略,向來與馬斯克個人強悍冷酷的風格很像,不會給代工廠太長期及延續性的下單。目前Tesla委託三星生產AI晶片系列中的A14,至於台積電則拿到A 15的訂單,未來A16又會再轉回三星生產。
不過,無論如何,Tesla的訂單對三星還是加分的。三星在先進製程領域,一直苦於沒有大客戶,目前幾乎所有客戶都在台積電下單。可以挖到一家Tesla,對三星的士氣提振很大。
根據台灣供應鏈的理解,三星為了爭取訂單,不惜把各種優惠條件都掏出來,例如晶片砍價三成,甚至為了彌補晶圓生產良率不夠好的問題,也答應客戶,三星會自己吸收不良品,只給客戶好的die(晶粒),不好的die就自己吸收了。
三星正在進行的第二個大動作,則是在影像感測(CI S)領域,爭取到的客戶則是蘋果。
在全球CIS市場中,領導廠商是日本索尼(SONY),其次是三星,第三名是大陸的豪威(OV)。索尼一直是蘋果智慧手機最大的CIS供應商,而且可以說是獨家供應。不過,近來三星積極搶單,而且也一樣是祭出很殺的價格。
根據供應鏈的情報,三星對蘋果CIS報價也一樣是砍三成,而且只供應好的die。過去蘋果公司儘量不與三星做生意,因為兩家公司在智慧手機上激烈競爭,但對於近來創新停滯、不斷尋求降低成本的蘋果來說,三星要殺低價供貨,顯然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三星的降價搶單,讓Sony芒刺在背,因為Sony是蘋果配合很久的CIS供應商,而台積電也全力協助SONY,因為幫助SONY,也等於支持自己最大客戶蘋果。台積在日本熊本興建的晶圓廠,也是為了SONY及蘋果兩大客戶而設立的。
因此,如今三星電子用低價搶單,不只造成SONY很大壓力,而台積熊本廠目前產能利用率不高,導致熊本二廠的建廠進度落後,這其中似乎也都有不小關聯。
對於三星殺進蘋果供應鏈,緊張的不只SONY,台積電也是全力備戰,因為三星電子才是台積電頭號敵人。台積電要把大客戶Sony照顧好,不只可以幫到大客戶蘋果,也可以打到對手三星。這場仗,對台積電很重要。
講完三星近來的動態,那可以再進一步談,三星與英特爾合作,除了目前在洽談的後段封裝生產線之外,到底有沒有可能進一步合作?對雙方來說,合作後的好處與壞處各為何?
對三星電子的晶圓代工事業來說,目前最大的重點,就是要在先進製程領域積極爭取好客戶,就如同前面說的,除了Tesla及蘋果外,三星還要再爭取更多客戶下單,這顯然是三星最大的挑戰。
因此,我相信,在韓美總統見面時,三星電子提出與英特爾的投資及合作計畫時,當然也希望透過英特爾背後的大股東,也就是川普政府,看看能否協助他們打進最核心的輝達供應鏈,我相信這是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在鎔,心中最重要的盤算。
循著這個理念,未來三星電子是否會將德州的晶圓製造產能,拿出來與英特爾做某種結盟,或是雙方有產能上的合作與規畫,提供客戶更多選項,或許也會是選項之一。畢竟三星在製程技術與產能規畫,目前都領先英特爾,兩隻大猩猩有無可能進一步攜手合作,值得關注。
不過,英特爾在川普政府入股後,未來美國政府要協助三星電子與英特爾的合作時,三星電子可能會出現另一個潛在不利因素,那就是三星的中國關係。
三星在中國的投資佈局很深,例如快閃記憶體(NAND)有不少比重在中國的西安量產,此外,近幾年三星HBM(高頻寬記憶體)打不進輝達AI晶片供應鏈,因此加強在大陸的銷售,相關代理商銷貨至中國大陸的消息時有所聞。至於三月底,李在鎔也赴中國大陸,與習近平主席見面握手。
三星在中國深厚的關係,對這家公司的多元化布局當然很有幫助,是公司的加分項目。但要取得川普政府的信任,並且與英特爾做進一步合作洽談,未來會不會變成合作聯盟的另一個變數,或甚至川普政府是否會施加其他什麼附帶條件,恐怕也值得關注。
大家應該都還記得,川普總統在召見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入白宮談話前,就已先放出許多消息,批判陳立武過去在華登創投及cadence時,與中國大陸在投資合作上有密切關係。
三星電子的中國涉入過深,顯然會成為川普總統的減分項目,在三星電子與英特爾的合作過程中,難保川普政府不會再拿出來做文章。
不過,不管如何,地緣政治讓產業競爭變得更複雜,川普政府從入股英特爾,到如今三星電子又可能加入合作陣營,已經讓接下來這場全球的半導體競賽,變得更加難以捉摸,大家也只能且看且走,密切注意川普政府還會出什麼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