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 2023 年結束還有 3 個月時間,但 OpenAI 的估值已是今年早些時候的三倍。
今年 4 月,OpenAI 從紅杉資本、Andreessen Horowitz、Thrive 和 K2 Global 等支持者那裡獲得了超過 3 億美元的資金,估值達到 290 億美元。
而據今日最新消息,OpenAI 正在與投資者討論股票出售,這家最紅的 AI 新創公司的估值已經達到了 800 億至 900 億美元之間。
知情人士稱,目前由微軟持股 49% 的 OpenAI 告訴投資者,預計公司今年的收入將達到 10 億美元,並在 2024 年創造數十億美元的收入。
正在商討的股票交易預計將允許員工出售現有股票,而不是公司發行新股票來籌集額外資金,這是一種在不上市的情況下幫助員工出售股票的常用方式。
SpaceX 和其他成熟的新創公司在不上市的情況下定期進行私人股票銷售,讓員工和現有投資者能夠從公司股權不斷上漲的價值中獲利,在出售現有股份時,不會為公司籌集新資金。
知情人士稱,OpenAI 方面已開始就該交易向投資者進行推銷,不過條款可能會發生變化。
OpenAI今年從微軟籌集了 100 億美元的主要資金,用於開發新產品和資助 AI 模型訓練。
OpenAI在去年 11 月份發表了 ChatGPT,點燃了當前的生成式 AI 全球熱潮。
800 +億美元的估值,將使 OpenAI 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新創公司之一,僅次於馬斯克的 SpaceX 和字節跳動。
這個數字突顯了 OpenAI 在多大程度上能夠重塑矽谷的格局,並迫使更富有、更成熟的科技巨頭,徹底改變其產品路線圖並追隨其領先地位。
Google 正在追趕開發一些類 ChatGPT 的產品,目前正在準備推出其最強大的大模型 Gemini,以尋求與 OpenAI 最先進的大型語言模型 GPT-4 競爭。
而 Meta 正在開發一個開源模型,希望該模型具有相同的功能,隨著 AI 競賽的升溫,科技公司不得不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新產品開發中。
OpenAI的目標,是向矽谷投資者出售價值數億美元的現有股票。
過去,紅杉資本和科斯拉風險投資公司等風險投資公司都通過要約收購購買了 OpenAI 股票,儘管其大部分外部資金來自微軟。
這筆交易將立即為微軟帶來巨額帳面利潤,微軟在一月份向這家初創公司投資了數十億美元,以資助訓練其先進 AI 模型所需的密集運算成本。
儘管 OpenAI 成立於 2015 年,但這家由 Sam Altman 領導營運的公司直到 ChatGPT 發布之後才開始產生可觀的收入,其快速成長說明了一些公司擁抱生成式 AI 產品的速度。
這次員工股票出售可以為外部投資者的任何此類額外融資設定最低價格,普遍預計 OpenAI 將通過發行新股籌集更多資金,因為它試圖跟上開發和維護其人工智慧系統所需的運算成本。
知情人士稱,Altman 已經引起了孫正義旗下軟銀等投資巨頭的濃厚興趣,籌集資金將涉及出售新股,並且與目前正在進行的要約收購流程分開。
儘管 OpenAI 成立之初是一家以研究為導向的非營利組織,得到馬斯克和其他投資者的支持,致力於建構安全的人工智慧技術。
2019年,它轉向了「利潤上限」結構,這樣它就可以接受用於支付運算能力所需的數十億美元投資,並從Google等科技巨頭聘請高級人工智慧人才。
OpenAI向盈利性公司的轉變引發了 OpenAI 一大批早期安全研究人員的強烈反對,他們擔心這一變化將導致該組織將利潤置於技術安全開發之上,其中一些研究人員最終離開並創辦了一家名為 Anthropic 的競爭對手,該公司本週與亞馬遜簽署了高達 40 億美元的投資。
去年,Altman 在有關如何監管人工智慧的全球討論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他是眾多致力於建構所謂通用人工智慧(AGI)的技術領導者之一,AGI 是一種可以與人類智慧和推理相媲美的電腦系統。
在 5 月份的一次聽證會上,他呼籲國會為先進的人工智慧系統制定許可和安全標準,這引起了其他企業家的批評,他們認為這些標準只會鞏固 OpenAI 等現有企業的地位。
Altman表示,他不打算讓 OpenAI 上市或出售給買家,這意味著現有股票的例行出售是員工套現股票的重要方式。
知情人士表示,OpenAI 有意讓微軟持有該公司的少數股權,這意味著這家科技巨頭可能無法購買任何將其持股比例推至 50% 以上的融資中提供的股票。
競爭對手發力,OpenAI 撐得起 900 億美元估值嗎?
OpenAI 如今想要以 900 億美元的估值進行股票出售,不知道投資者是否買帳?
在當前生成式 AI 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科技巨頭(Google、微軟、亞馬遜、Meta)都在大模型方面開始發力,他們擁有龐大的資源支撐,他們的大模型產品正在縮小與 ChatGPT 的差距。
此外,其競爭對手 Anthropic 又獲得了亞馬遜 40 億美元支持,OpenAI 面臨的競爭壓力可想而知,OpenAI 的優勢還剩下多少?
OpenAI 近期已經推出了 ChatGPT 企業版以及將很快推出語音和圖像功能,但這真的能夠如其所說,完成今年 10 億美元以及明年數十億美元的收入目標嗎?
本文為巴比特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OpenAI 稱其估值已達到 900 億美元,投資者會買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