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林宏文,主跑科技、生技產業多年,目前為財經專欄作家、財經節目與論壇主持人,長期關注產業發展、投資趨勢、公司治理以及國家競爭力等議題。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
高齡長者要不要打疫苗?最近這個問題很困擾我,同樣也是身邊很多朋友共同的煩惱,尤其是長輩打疫苗猝死的消息不斷,更讓老人家出現抗拒心理,甚至在許多家庭裡出現意見不合、為打不打疫苗發生爭吵的情況。
對於高齡長者該不該打疫苗這個問題,我訪問了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高齡醫學科教授陳亮恭(下圖,本人提供),他同時也是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教授提供一些很好的角度與建議,我把這些心得與大家一起分享。
根據統計,台灣目前通報了178例注射疫苗死亡的案例,大部分都是高齡長者,在媒體不斷報導下,社會上形成「打疫苗會死人」的恐懼感,也讓高齡長者施打疫苗的意願大幅下降。
此外,在178例猝死案例中,有26位願意接受解剖了解死亡原因,最後統計發現其中23位有心血管相關的慢性病,1位是食物窒息,2位是頸椎骨折。26位死亡人數中有23位有心血管疾病,比例高達88%,形成「高齡長者打疫苗猝死,與心血管疾病有密切關係」的印象與解讀。
不過,這樣的結論正確嗎?陳亮恭認為,社會上很容易把高齡與多病畫上等號,也將高血壓ヽ糖尿病、高血脂等問題視為施打疫苗猝死的危險因子,但顯然這些都不是實情,需要進一步釐清。
陳亮恭說,目前疫苗施打順序是用年齡來區隔,但這不一定是對的,因為高齡者的健康情況各有不同,有的老人健康情況佳,有的老人就不是,不能一概而論。
心血管疾病與疫苗接種後猝死的關係很難建立因果關係。事實上,心血管疾病本來在高齡族群中就很普遍,根據統計,高齡者近五成有高血壓患者,約兩成至是糖尿病患者,另外也有一半以上有高血脂,而且這種統計數字在全世界都很類似。
因此,高齡長者本來就有很高比例有心血管疾病相關慢性病,換言之,這麼高比例的流行病學分布,猝死長者具有心血管疾病就不是件罕見的事,以此要探討施打疫苗的風險,不見得有科學上的因果關係。
去年韓國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打流感疫苗時,也發現有長者猝死的現象,引起社會一片騷動,而當時媒體報導,也是直指很多人有心血管相關疾病,但後來發現,這些猝死個案與與疫苗並沒有特別關係,只是統計下來也說是很多人都有心血管疾病。
另外,根據挪威去年的統計,針對3.5萬名長照機構老年人施打疫苗,結果有一百個左右的猝死案例,經過交叉比對後,發現有36個可能與打疫苗有關,意即大約是千分之一的比例。目前台灣高齡長者已打了百萬人以上,猝死比例遠低於千分之一,相對而言,風險並不是很高。
此外,陳亮恭也展示另一個醫學上的統計數字,針對不明原因猝死的案例研究發現,在經過解剖找出原因後,發現有七成以上都是心血管疾病造成。也就是說,心血管疾病原本就是猝死的主因,因此,打疫苗後的猝死個案在解剖後發現心血管疾病並不奇怪,並不能說是疫苗造成了這些猝死的現象。
因此,從上述許多案例及例證都可以得出結論,打疫苗猝死與年齡及心血管疾病都沒有絕對關係,但當高齡及心血管疾病都不一定是疫苗相關不良反應的決定因素,那何種因素才是呢?陳亮恭指出,從國外研究的發現,更重要的因素是,應該是每一位長者的衰弱與失能程度,這是一個過去未被統計或歸類的黑數,這可能才是這些不幸事件發生的關鍵因素。
今年五月底,美國老年醫學會雜誌一篇論文彙整近十二萬名新冠肺炎病患資料,發現病患死亡的決定因素不是年齡,而是衰弱與失能程度。
另外,歐洲老年醫學會雜誌六月份也指出,長照機構住民染疫死亡風險,決定因素是失能程度及淋巴球低下,兩者的臨床意義是衰弱、營養不良與失能。這些失能臥床的老人不能到處趴趴走,會染疫都是因為別人,例如照護者或探視的家人傳染給他們。
一般來說,醫學上對於衰弱與失能,有人採用「臨床衰弱量表」將之分成九個等級,但也可簡化為三大分類來判斷,第一類是行動自如的老人,這是屬於健康、沒有衰弱的人,第二類是需要撐拐杖或助行器,需要人扶一把的,是屬於輕度到中度衰弱的長者,至於第三類則是嚴重衰弱、不能行走的人,可能是長期坐輪椅或臥床,甚或生命末期的人。
在這三類中,第一類施打疫苗相對風險最低,至於第二類,陳亮恭建議也應該打,整體來講打比不打要好很多,因為疫苗可以形成保護力,並且避免重症發生。至於第三類嚴重衰弱的長者,雖然施打疫苗還是可以形成保護力,但由於打疫苗的副作用可能比較大,而且產生抗體的數量也較少,因此就需要比較審慎的評估。由於這些長輩多半行動範圍很小,反而是直接照顧者施打疫苗的迫切性還高一點。
當然,陳亮恭教授前述的建議只是一般的通則,若遇到特殊案例,最好還是詢問長輩主治醫師的建議。
例如,前陣子有一位朋友問我,他的父親年輕時抽煙,至今肺部已有一半無法運作,這種情況可不可以打疫苗?我跟他說,我不是專家,但新冠肺炎與呼吸及肺部運作功能密切相關,應該要特別小心,也建議他去請教主治醫生。
從這次長輩打疫苗所掀起的討論,其實突顯了社會上對高齡醫學議題的認識不足,也讓大家重新發現,高齡醫學的重要性。
例如,過去大家一直在談銀髮商機,但顯然還有許多知識空缺或準備不夠的問題,像女性一直是消費主力,即使到老年後,高齡女性一樣是採購及消費的重要族群,但問題是,全世界所有設計或研發產品的人,幾乎都是年輕的男性,這些研發人員沒有足夠的老年經驗,當然不容易設計出適合老人使用的產品。
高齡者需求沒有獲得應有的關注,也發生在零售業領域。在日本九州,就有藥妝店把年輕店員換成高齡者,結果發現這些高齡店員更能和高齡長者溝通,甚至店面設計及產品擺設,都按照高齡者的需求及想法重新安排,結果營業額呈現驚人成長,這也是值得參考之處。
有關台灣已步入高齡社會,即將成為超高齡社會,大家都應該很清楚了,但是,台灣的老齡化比起全世界走得速度更快,例如目前全世界最高齡的社會在西歐,法國65歲以上人口,從7%增加到14%花了118年,但台灣只花了25年就達到了,連日本都比台灣要慢,台灣到2025年的老年人口會突破20%,已經與大多數西歐國家一樣,甚至更高。
陳亮恭也強調,對於高齡社會的來臨,台灣的準備真地不夠,以教育市場來看,台灣有十餘個擁有醫學科系相關的大學,但只有陽明交大是目前唯一在醫學系設有高齡醫學科的大學,絕大多數的醫學院校甚至連選修課都沒有。教育對社會的影響是最大的,雖然速度也最慢,眼前台灣應該要對高齡醫學有更多的研究及了解,用宏觀的思維去面對人口高齡化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