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取自pixabay)
因為10月22號傍晚的普悠瑪號出軌的重大意外,捐血成為全台彼此呼籲的重要話題。大家都知道,因為血型分為A、B、AB、O四型,其中除了O型可全體共用,其他三型都不能互相捐輸;除了捐血的麻煩,血型的不同也容易造成部份血型的血荒。未來這個問題有望克服,今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ombia)發現一種腸道裡的細菌可讓A、B型血液都變成通用的O型血。
為什麼血型會分成四種?
一樣都是血,為什麼會有A、B、O、AB四種血型呢?其實是抗體與抗原反應在作祟。
所謂抗原,可以視作「引發過敏」的物質,而抗體是「識別抗原並啓動免疫機制」的機關。當血液中的紅血球帶有A型抗原時就是A型血,帶有B型抗原時就是B型血,帶有兩者時就是AB型血,兩者都沒有就是O型血。如果輸錯血型,兩種血型之間的抗體與抗原發生反應就會產生溶血現象,嚴重時可危急生命。
抗體與抗原類型對反。A血型的人,體內血清帶有能夠識別B型抗原的B抗體,所以只要輸入B型血,血清的B抗體就會發動免疫反應,導致溶血。當然,輸入含有A、B兩種抗原的AB型血也有相同結果。相對地,B血型的人,體內血清帶有能夠識別A型抗原的A抗體,所以不能輸入A型、AB型的血。
O血型的人其血液A、B兩種抗原都沒有,所以可以輸血給任何血型的人。很衰的是,O血型的人體內血清含有A、B兩種抗體,所以輸入任何血型的血都會產生免液反應。最幸運的是AB血型的人,體內血清A、B兩種抗體都沒有,可以輸入任何血型的血。
如何將A、B兩種血液的抗原去掉?
根據上述的原理,只要找到把A、B兩種血型的抗原去掉的方法,未來就可以把A、B、AB型血液都改造為O型血。而根據《中央社》的報導,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威勒茲(Steve Withers)在今年8月21日在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全國會議發表他改造血型的研究。研究指出,腸道細菌中一種稱為黏液素(mucins)的蛋白質,若將此蛋白質萃取出糖分,再將此酶加入A型陰性血,可將之變成O型陰性血。
威勒茲的方法是相關研究中最有效率的,若未來發展成功且商業化,將能有效緩解因為人口老化而越來越嚴重的缺血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