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是跨鏈元年,我們該如何實現區塊鏈的「互操作性」?
白話區塊鏈/編譯:JackyLHH/張詠晴編譯
2019-09-18 11:50

 

今年被稱為是「跨鏈元年」,主打跨鏈技術的 Cosmos 已經上線了主網,另外一個很多人期待的波卡(Polkadot)項目,也計劃將在今年第四季上線主網。

 

「跨鏈」其實解決的是區塊鏈的資訊孤島問題,增強區塊鏈的互操作性,即不同區塊鏈間無障礙相互通訊的能力。

 

為什麼區塊鏈的互操作性那麼重要呢?除了 Cosmos、波卡(Polkadot),還有哪些項目在解決區塊鏈的互操作性問題?它們的解決方案分別是什麼?

 

最近,Cointelegraph 發了一篇文章,回答了上述問題。以下是編譯後的內容:

 

區塊鏈互操作性如何實現?

 

致力於解決區塊鏈互操作性的方案很多,且各有不同,包括跨鏈、側鏈、委託代理、原子交換等等。

 

將現有的區塊鏈網路相互鏈接起來,並非易事。正如 ConsenSys 在報告中所說的那樣:「商業化促進了競爭和創新,激勵開發人員和企業家構建最適合其客戶的系統。」因此,開源、開放互操作性常常被忽視,大多數區塊鏈沒有內置的功能來支持互操作性。

 

不過,現在已經有不少區塊鏈項目開始專注於解決區塊鏈的互操作性問題了,它們採用了不同的方法。這些項目中,具有代表性有以下幾個:

 

1、波卡(Polkadot)

 

波卡是一個主打多鏈,或者說跨鏈技術的項目。基本上,波卡允許不同的區塊鏈插入更大的、標準化的波卡生態系統中。它的創辦人是前以太坊聯合創辦人——Gavin Wood。

 

從技術上講,波卡由一系列的平行鏈(平行鏈處理交易,並將其結果轉移到原始區塊鏈上)、中繼鏈(即連接平行鏈並確保其安全性的中心組件)以及將波卡連接到外部區塊鏈的轉接橋(Bridge)組成。

 

2、Cosmos

 

Cosmos 也是主打跨鏈的項目。具體而言,它採用區塊鏈間通訊協議(IBC)來建立區塊鏈的互操作性,這類似於互聯網的 TCP/IP 通訊協議。

 

由於之前的很多區塊鏈網路(如比特幣)並不支持 IBC,因此 Cosmos 使用了「橋接分區(Peg Zones)」將這些區塊鏈連接到 Cosmos 樞紐(Cosmos Hub)中,透過標準化的語言,讓這些區塊鏈實現相互通訊。

 

3、Chinlink

 

Chainlink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預言機服務。它可以從鏈下 API 中檢索數據並將其放在區塊鏈上。換句話說,Chainlink 是區塊鏈和所有其他線下基礎設施之間的橋樑:節點接收真實世界的數據,透過網路傳輸到區塊鏈上。

 

目前,Chainlink 正在與全球大多數銀行使用的 SWIFT 系統開展合作。

 

4、Wanchain

 

和波卡、Cosmos 不同,Wanchain 使用了不同的協議,來促進其他未連接的區塊鏈之間相互通訊。因此,Wanchain 沒有部署「橋接分區(Peg Zones)」或是多個平行鏈,而是創建所謂的「錨定 Token」,這些 Token 可以和其他區塊鏈上的 Token 進行交易。

 

舉個例子,將 10ETH 轉移到比特幣區塊鏈上,Wanchain 先用智慧合約將這 10ETH 鎖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然後在 Wanchain 區塊鏈上生成 10WETH,錨定被鎖在智慧合約的那 10ETH。這 10WETH 就可以和 Wanchain 上的比特幣錨定幣 WBTC 進行交易,這些 WBTC 可以和鎖在比特幣區塊鏈的 BTC 兌換。

 

5、Quant

 

與上面四個項目不同,Quant 不是區塊鏈。Quant 使用了 Overledger 協議,這是一個在現有區塊鏈上運行的層。

 

在 Overledger 上,開發人員透過「三行代碼」,無需任何額外的基礎設施,就可以創建 MApp(類似於可以同時使用多個區塊鏈的 DApp)。這為區塊鏈項目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例如,MApp 可以依靠以太坊區塊鏈進行數據存儲,同時使用 BCH 區塊鏈進行價值轉移。

 

需要說明的是,致力於解決區塊鏈互操作性問題的區塊鏈項目很多,上面列舉的 5 個項目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至於這些項目能否成功,最後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現在區塊鏈實現互操作性了嗎?

 

答案是還沒有,至少現在還未實現。

 

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仍然是解決區塊鏈互操作性的強大媒介。如果有人需要將 10ETH 兌換成 BTC,他很可能最終會選擇去交易平台。目前交易平台是最受歡迎、相對方便的方法,然而,交易平台也有其缺點,比如說安全性。

 

因此,儘管有許多項目一直在致力於解決區塊鏈互操作性,但目前的區塊鏈網路基本上仍是孤立的。不過,正如區塊鏈還處於發展初期一樣,這些項目也還處於發展的早期,要徹底解決區塊鏈互操作性,不是兩三天就能完成的,而是一個漫長的持久戰。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熱了大半年的跨鏈,現在到底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