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受創的人,這些好心的話語可能會有負面影響
余宗翰
2018-10-26 17:00

(圖片取自pixabay)

 

普悠瑪列車脫軌造成重大傷亡,不僅死者的家屬哀痛,列車上的乘客經歷恐怖的災難也必餘悸猶存,很有可能得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受到嚴重影響的人,其親朋好友在安慰他們的時候須特別小心。

 

所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指人們受到嚴重創傷、災難,或遭人侵犯、霸凌後產生的精神疾病,比如做惡夢、逃避回想等等,雖然意外事故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機率較小,但嚴重者未來若進入類似的情境中會感到嚴重焦慮。以這次火車意外為例,可能就是未來受創者不再敢搭火車,結果反而選擇出事機率更高的交通工具。

 

人腦內有個名為杏仁核的組織,它提供一種保衛機制,當人經歷一件可怕的事件後,杏仁核會記著,當下次進入類似的情境中它會發出警告,使人進入害怕、焦慮的狀態。當這種機制過度強烈,人的反應會變得十分原始,會想逃跑或對抗,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大幅降低。

 

面對過於可怕的記憶,一定要找方法釋放,對男性來說,可能會礙於眼光而羞於告訴別人自己的恐懼,也不敢哭,偏偏這是釋放壓力很好的方法,因此受創者的親朋好友可善加引導讓他們好好釋放。

 

在意外發生之後受創者越能面對過往,越不會得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在受創者「能夠承受」的範圍內,讓他們去回想、面對、詮釋、評估那些可怕的記憶,會讓腦中負責理性的部份與杏仁核協調,減輕未來受創者進入類似情境中杏仁核引發的過度敏感。

 

總結,面對受創的人,剛開始自然不能強逼他們去回想可怕的回憶,但一段時間後,在他們可承受的範圍內,要幫助他們走出逃避的狀態。因此不要一直叫受創者不要去回想,或叫他們去做可轉移焦慮的事情;當他們遲遲無法面對恐懼,心中一直無法好好應對的恐懼反而可能造成更永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