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國銀行副行長王永利:比特幣不可能成為真正的貨幣
新浪財經 / 鍾佩慈編譯
2018-09-10 12:00

根據《新浪財經》報導,「2018中國金融新青年孵化大會暨價值立方品牌發佈會」,主題聚焦在金融職前培訓。

 

前中國銀行副行長、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CCF50)理事長王永利在會上表示,比特幣不可能成為真正的貨幣,由中國央行主導的數位貨幣,只能是數位化、智慧化的法定貨幣。

 

王永利認為,中國金融的系統性風險十分明顯,但金融人才對貨幣金融的認知卻還遠遠不夠,這是因為中國金融市場化的發展歷程短,發展速度卻很快,才會出現的經驗不足等問題。

 

由於中國2006年才開始金融市場化,還不熟悉貨幣金融,風險認知和危機應對的經驗也還不夠豐富。雖然中國在快速發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遺留了很大的問題,該如何化解重大的金融風險,已成為中國目前的首要難題。

 

王永利表示,金融是現代經濟資源配置的樞紐;貨幣是金融的基礎和靈魂;清算是貨幣金融的經絡和血脈。

 

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前中國民生證券副總裁管清友表示,中國金融業的產能和人員都在收縮,從業人員的素質必然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競爭將日趨激烈。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變得尤為重要。

 

中國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林義相表示,培養人才,不僅要教他們學習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他們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的意識,做一個有素質的人。就像分析股票,不僅要看公司的指標,還要看整個產業的狀況,瞭解經濟、社會、政治等國內國外大事。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理事長何志毅認為,金融產業是最優秀學生的聚集地。中國高等教育的歷史不只120年,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因此,中國學生要有文化自信,中國金融不會一直跟在已發展國家後面。

 

北京大學金融學副教授唐涯表示,金融從業者應建構金融學的思維體系。作為一個擁有良好教育背景的金融人才,要能用自己的邏輯剖析金融現象,看清其本質,並判斷這適不適合當今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另外,在面對社會大眾時,也要能把極為嚴肅的邏輯,用淺顯易懂的話語講出來,才能達到理解上的升級。

 

本文為火星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原中行副行長王永利:比特幣不可能成為真正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