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些蘇格拉底教我的事
和朋友討論著該如何評估上課學生的表現,我建議用哈佛這些名校常用的「peer review(同儕評鑑)」,也就是讓學生彼此互評。
但是也馬上意識到這樣的方式其實和蘇格拉底的思想相背離。
西元前四百年左右,這位人類哲學史上指標性的哲學家被雅典人判了死刑,五百人陪審團裡有兩百八十人認定他有罪。
這樣真的對嗎?即使有兩百二十人不同意,兩百八十人的意見就能當成基準嗎?認真想想,這些數字裡可能會有以下兩種情況:
一、 兩百八十人是教育程度較高的一群人。
二、 兩百八十人是教育程度較底的一群人。
以一般的經驗來說,教育程度高往往也代表決策的品質高。但是萬一大多數人的決策品質低,以民主社會的遊戲規則來說,少數人也只能服從多數人。
蘇格拉底的結論是,我們永遠該在乎的是有專業有知識的人的決定,不需要討好大多數人。
今天的台灣社會看來未必如此,就如同讓學生互評可能不是最好的方法,卻也許是最能讓所有人信服的方法。
我仍然覺得同儕評鑑是必須的方法,不過也會加入其他的評量標準。
2.北埔人和台北人
和古武南在他的「水井茶堂」聊了兩個多小時,從北埔美學聊到台灣文化認同的未來。
超過一百二十分鐘的對話裡,我們聊了一些有趣的議題。回想起來,像是兩人用語言和思辯共創了某如同油畫和雕塑般的藝術品。
「從台北回到北埔搞文史工作這二十多年真的蠻開心的,可以任性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古武南說,到今天,這樣的任性更嚴重了,一點都不用理會不想理的人事物。
但是,心裡偏偏有個聲音告訴他不能再這樣任性下去。年紀有了,小孩也大了,他得為北埔和年輕人的未來打算,該思考永續和發展這些嚴肅課題。
我問他如何處理這兩種心態之間的衝突?
他說,反正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這麼過的,有時演捍衛北埔文史資源的忠臣孝子,有時演把酒高歌的邊城浪子。
他說,未來該也會這樣一直演下去,就像北埔目前也是活在類似的生命情調裡。
「平日過生活,假日做生意,這就是現在北埔人的日常」他說,北埔人和台北人過的是相反的人生。
我的經驗反而是,在台北,連假日都不一定能過北埔人的生活。
3.行情
他在青田街修了一棟百年日式老屋,除了三、四千萬的修繕費,每個月還要付三十萬的租金,而且合約只有七年。
令人費解的是,老屋修好了之後,卻一天也沒有對外開放,頂多就是每隔一些時間辦些封閉小聚或品酒會。
就這樣,七年過去,他又主動續了七年約。但是老屋還是大門緊閉始終不對外開放,進去過的人都說,裡面的氣勢已經不是豪宅所能形容。
除了維持一百年前那樣的和洋混搭空間,還歷經了日本和國民黨時期的房客的打磨,青田街多的是身價上億的房樓,卻沒有任何一棟能和這老屋比較。再怎麼說,文化和歷史是再多錢也買不到的。
能擁有這樣的老屋,也多少說明了主人的身價和理念。不過還是很多人搞不清楚,為什麼他花了那麼多時間金錢和力氣,卻不把這老宅開放做生意。像附近的青田街一號和青田七六這些老宅餐廳一直經營得很不錯,為什麼不試試?
「這棟老宅就像一顆鑽石,放在口袋裡就是他的行情,一旦拿來開餐廳,難免引來各方的想像和流言,甚至會有人說他是不是財務有困難,連餐廳這種小錢都要賺」一位曾經在青田街居住多年的朋友說,住在這裡的人最在乎的,一直是「行情」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