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假的!臉書同溫層給你滿滿的客製化資訊
張詠晴/編譯
2017-01-02 16:00

什麼是臉書同溫層?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大西洋兩岸接連政治地震,讓歐、美媒體頻繁討論幾個網路現象,尤其是「假新聞網站」、「後真相(post-truth)時代」及「同溫層現象」;後者尤其是社群媒體年代的重要特徵,藉由按讚訂閱、追蹤、加為好友,我們的塗鴉牆變成一個個客製化資訊泡泡。

 

於是,我開始回想,我自己的同溫層泡泡,是如何形成的?每位網路使用者的個人選擇,如何影響自己與他人的資訊接收?

 

按讚、加好友 客製化資訊泡泡

 

2010年底,我開始重度使用臉書,同時,逐漸拿來取代部落格。既然如此,只要有人送加友邀請,除非是廣告分身或機器人帳號,我幾乎來者不拒。在此階段,我把臉書朋友視作一種「RSS互相訂閱」的關係。

 

又因我的臉書寫作題材,大致沿襲部落格時代,以媒體生態、公共議題、婚姻育兒為三大主軸。「公私身分混雜」原本是部落格書寫的常見現象,與題材單一的臉書使用者相較,我的臉友屬於不穩定的同溫層,當我貼便當文或親子文,有些臉友會覺得太肉麻而胃部不適;當我密集連發社會議題的臭長文章(例如婚姻平權),又有些臉友會感到被冒犯,甚至出言抗議。

 

Keyboard, Buttons, Messenger, Facebook, News, Icons

 

事實上,我不只一次接獲臉友私信,表示他只想閱讀我的親子文或棒球文,但不願看我對某些議題的觀點,希望我能少寫。當然,我只能客氣回覆,表示自己既是一名父親、一名棒球愛好者,同時也是一名關心群體事務的公民,我無法選擇性只寫某些題材文章。

 

久之,我不得不承認,「臉書朋友」與「RSS訂閱」存在某些根本差異。首先,「臉友」身分提供一種虛擬的親密感,超越單純的「作者與讀者」關係,彷彿我們不只交流文章、思想、經驗,也換取了參與彼此私人生活及交友圈的權利。

 

其次,臉書發文具有「主動推播」的功能,與以往的閱讀模式相較,參與者的傳播關係更緊密,訊息的侵擾性也更強。此外,臉書時代,讀者與作者的界線更為模糊,更平等的傳播權力使人更勇於評論,訊息多向發散,人人所知有限,但人人都是專家。

 

其間利弊參半,一方面,「言論民主化」得以接近實現,每個帳號都能貼文、按讚、分享、留言,隨時參與討論,隨時補充資訊或提出反證;另一方面,每個人都能透過情緒發言或錯誤訊息,打斷討論、誤導溝通,並貼文發表刻意扭曲的偏見。

 

習慣同溫層 就不想聽不同聲音

 

這種網路生態,極易誘使用戶選擇性接收、選擇性相信、選擇性散布立場相近的訊息,接著,可能開始屏蔽意見不同的訊息源(「解除好友」或「取消追蹤」),或積極接近立場類近的訊息源;輔以臉書演算法的特性,不斷迎合你的點閱喜好,最終完成一個量身裁製的資訊泡泡。

 

於是,當我們在網路上瀏覽資訊,經常只是強化自身立場,尋找附和己方觀點的證據。在不同事件或議題上,我們會看到不同的同溫層,層層疊疊像是一個巨大的千層派。

 

Facebook, Group, Comm, Community, Internet, Networking

 

在民主自由社會裡,意見分歧原本稀鬆平常,而網路被賦予的期望就是縮小歧見;但當我們習慣同溫層,反而期望書寫者完全應合自己的立場,彷彿我們不是結交臉友,而是靈魂伴侶的網路配對。

 

美國大選期間,《衛報》曾做一個實驗,找來10名志願受測的樣本,政治傾向共和黨與民主黨各5人,同時,由《衛報》開設兩個臉書假人帳號,分別大量轉貼保守派媒體及自由派媒體的訊息,要求受測樣本訂閱與自己政治立場相反的帳號,在選前一個月,每天盡量只看這個假人帳號的文章。

 

這是一個「打破同溫層」的實驗,結果,10位受測者當中,只有一個人因而改變自己的立場,其他人大多覺得閱讀另一邊的訊息很痛苦,「像是水刑」、「像是與一群偏執妄想狂關在同一房間裡」,少數受測者根本撐不了一個月。但是,多數人同意,這個經驗有助於理解「另一邊群眾」的想法,甚至釐清某些謠言或迷思。

 

 

在現實社會裡,很難要求所有社群媒體使用者,必須閱讀與己身立場相反的資訊,甚至可以說如此做「有違人性」。不過,這類實驗提醒我們,人性讓我們安於留在自己的回音室裡,拒絕接收迥異立場的資訊衝擊,社群媒體則強化了同溫層效應,讓我們寧可抱團取暖,最終讓社會意見兩極化。

 

或許,偶爾溜出回音室,蒐集聆聽另一種聲音,會有助於社會彼此理解,真正的對話溝通,才可能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