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enger將接管簡訊功能!
合作媒體-TechOrange
2016-06-19 02:13

不是所有的傳聞都會被證實。比如說蘋果並沒有像此前傳言的那樣在 WWDC 上推出 Android 版 iMessage。這個結果其實對 Android 用戶的影響不大,但對於 Facebook 而言,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消息。

 

Facebook 一直在謀劃著在旗下應用 Messenger 的 Android 版上添加 SMS 短訊功能,而且在數月之前就已經開始測試。如今,這項功能終於正式上線。

 

如此,Messenger 已經從以往的網路聊天工具化身為 Android 平台上的第三方短訊應用。用戶可以自主選擇是否啓用 SMS 短訊功能,還可以將 Messenger 設定為默認短訊應用。這樣一來,Messenger 就接管了系統的短訊功能。

 

與 Messenger 在透過網路發送消息時一樣,Messenger 的短訊功能同樣可以支持文本和圖片之外的其他消息類型,比如說表情包,GIF 動圖,emoji 和位置分享等。這些短訊在發送時將不會被存儲到 Facebook 的服務器上,其收取的費用也與普通短信一致。

 

其實 Facebook 將網路聊天應用和系統短訊應用相結合的做法,在 Android 平台上已經是屢見不鮮了;甚至從推出時間來說,Facebook 已經算是落伍了。打開任何一個 Android 應用商店,隨便一搜索,就能看到一連串的第三方短訊應用。包括我們所熟知的微信,也在自身基礎上推出了包含第三方短訊應用功能的微信電話本。

 

第三方短訊應用之所以如此多,完全是由於 Android 系統的開放性。它開放了很多底層的系統權限,包括手機上最核心的電話和短訊等功能。由於原生安卓在短訊上的功能設定過於單調,本地化也比較缺失,所以有不少開發者將其作為改善的重點。

 

這些開發者所推出的第三方應用不僅可以接管系統的短訊功能,還能夠將它和其他相關業務整合在一起,甚至可以對 Android 手機短訊和電話的操作界面進行大幅度的修改。這在蘋果的 iOS 平台和微軟的 Windows Phone(目前已改名為 Windows 10 Mobile)平台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雖然蘋果和微軟不會允許自家平台上出現類似的第三方短訊應用,但它們也一樣把短訊服務與網路聯繫起來。

 

 

(圖自:iMore)

 

2011 年蘋果在 iOS 5 上添加的 iMessage,恰恰是這方面的鼻祖。在有網路連接的情況下,用戶通過 iMessage 傳輸消息是完全經由網路的;如果沒有網路,則由普通短訊發送。微軟也在 Windows 10 Mobile 中將自家的網路聊天工具 Skype 和短訊功能整合在一起,使用方式與 iMessage 相類似。

 

談到這裡,我們有必要再提一下 Google。雖然開放了 Android 的短訊權限,但是 Google 自己也將短訊功能和網路聊天功能整合在一起,推出了全新的 Hangouts(中文名為環聊)應用,並將其作為原生 Android 的默認短訊引用。

 

除此之外,Google 還推出一款同樣名為 Messenger 的 SMS 短訊應用,這個 Messenger 在功能上非常純粹,專門用來收發短訊。很難說 Google 的 Messenger 和 Hangouts 兩者哪一個更好,但至少用戶擁有了更多的選擇。

 

其實對於 Facebook 來說,在自家聊天應用 Messenger 上集成 SMS 短訊功能並沒有多麼重大的實際價值。但這反映了一種趨勢:

 

隨著網路越來越深入地到達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手機短訊的角色愈發邊緣化。它被形形色色的網路產品所替代、掌控和融合;只有在網路尚未抵達的地方,它才能獲得獨立存在的一席之地。

 

不要忘了:曾經,我們所熟悉的書信也正是這樣一步步被簡訊逼向邊緣化的。

 

(本文獲〈ifanr〉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