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暴漲 大事件驅動:BTC如何從避險資產到全球貨幣
金色財經-Revc / 何渝婷編譯
2024-12-06 10:45

新聞快訊不代表敝媒體立場,更不構成開戶註冊與投資建議,讀者與加密貨幣投資人請自行審慎評估。

週四(5日)亞洲市場早盤,比特幣價格突破100,000美元大關,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目前比特幣報價為102,280.99美元,24小時內漲幅達6.1%,近7日累計漲幅超過7.7%。

十大比特幣暴漲時刻:價格、漲幅與關鍵推動因素

自2009年誕生以來,比特幣價格經歷了多次顯著暴漲,這些波動深受全球經濟、政策變動以及市場情緒的驅動。

以下是2024年之前的十次標誌性事件及其驅動因素:

1. 創世階段(2009-2010)

   - 價格變化:$0 → $0.08  

   - 影響因素:比特幣創世區塊發表,披薩事件賦予其首次實際購買力,吸引極客社群關注。

2. 第一輪暴漲(2011年)

   - 價格變化:$0.30 → $31  

   - 漲幅:超10,000%  

   - 影響因素:早期黑市平台Silk Road的興起,首次加密交易所(如Mt. Gox)開啓市場流動性。

3. 第二輪暴漲(2013年4月)

   - 價格變化:$13 → $266  

   - 漲幅:超1,900%  

   - 影響因素:塞浦路斯金融危機使比特幣被視為避險資產,主流媒體首次關注。

4. 第三輪暴漲(2013年末)

   - 價格變化:$100 → $1,200  

   - 漲幅:1,100%  

   - 影響因素:中國投資者湧入,Mt. Gox交易激增,商家(如Overstock)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

5. 復甦期暴漲(2016年)

   - 價格變化:$400 → $1,000  

   - 影響因素:第二次區塊獎勵減半,區塊鏈技術進入主流討論,中國資本流動助推需求。

6. 2017年ICO牛市

   - 價格變化:$1,000 → $20,000  

   - 漲幅:1,900%  

   - 影響因素:首次代幣發行(ICO)熱潮,期貨產品上線引入機構投資者。

7. 疫情後超級牛市(2020-2021年)

   - 價格變化:$3,800 → $64,000  

   - 漲幅:1,580%  

   - 影響因素:疫情刺激量化寬鬆,MicroStrategy等機構購買,PayPal開放加密支付功能。

8. NFT與DeFi熱潮(2021年)

   - 價格變化:$30,000 → $69,000  

   - 影響因素:去中心化金融(DeFi)爆發,NFT市場引入新資金流,薩爾瓦多採用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

9. 俄烏戰爭避險需求(2022年)

   - 價格變化:$33,000 → $45,000  

   - 漲幅:36%  

   - 影響因素:戰爭期間烏克蘭用比特幣募資,投資者尋求抗審查支付工具。

10. 機構牛市預期(2023年)

    - 價格變化:$16,000 → $40,000  

    - 漲幅:150%  

    - 影響因素:BlackRock現貨ETF申請,美聯儲政策轉向的市場樂觀情緒。

全球事件如何推動比特幣價格

1. 金融危機與貨幣政策

   - 2008年次貸危機:比特幣的誕生與金融系統危機密切相關,中本聰設計的去中心化系統為對抗傳統貨幣脆弱性提供解決方案。  

   - 2020年量化寬鬆:疫情引發全球央行大量印鈔,投資者尋求數位黃金作為避險工具,推動比特幣暴漲。

2. 地緣政治衝突

   - 俄烏戰爭:比特幣被用於緊急資金籌集和避險支付,顯示其抗審查能力。

- 中東衝突:在政治不確定性中,比特幣與黃金共同上漲,強化其避險屬性。

3. 政策與監管變化

   - 薩爾瓦多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這一大膽實驗將比特幣推向國家層面,引發其他國家的效仿討論。  

4. 機構介入

   - ETF與金融產品:美國比特幣ETF的獲批吸引了更多機構資金,進一步提升市場流動性與穩定性。  

比特幣能否在混亂與危機中穩定吸納價值?

1. 混亂與危機的雙重效應

   - 正面效應:每次全球危機都強化比特幣的避險屬性,吸引更多投資者及國家關注其潛在價值。  

   - 負面效應:波動性和不確定性仍限制其作為主流貨幣的應用。

2. 2026年中期選舉與2028年大選的影響

   - 立法重點:2026 年後國會的組成將直接影響加密貨幣的監管環境,擁有支持加密貨幣立法者的國會可以推動更明確的法規,以促進創新,同時保護投資者,反之加密產業將會受到民主黨強監管主張的限制。

   - 加密貨幣 PAC:像 Fairshake 這樣的政治行動委員會 (PAC) 已經通過在 2024 年選舉中,花費超過 1.33 億美元表現出重大影響力,可能會繼續施加壓力以制定有利的加密貨幣立法。

   - 加密選民:加密愛好者的人口統計,尤其是年輕選民,可能會影響選舉結果。他們對支持加密友好政策的候選人的興趣,可能會使加密成為更重要的選舉問題。

   - 波動性:選舉結果往往會導致市場波動,任何轉向更支持加密的國會的跡象,都可能導致看漲走勢,而監管或懷疑的立場可能會導致看跌趨勢。

   - 美國作為加密貨幣中心:2028 年大選可能會進一步確定美國在全球加密貨幣經濟中的角色。支持加密貨幣的政策可能旨在使美國成為加密貨幣創新的領導者,吸引投資和人才。

- 通貨膨脹和貨幣政策:候選人的經濟政策,尤其是有關通貨膨脹和貨幣政策的政策,可能會間接影響比特幣的價值,因為它通常被視為通脹避險工具,提倡財政保守主義的候選人可能會降低比特幣的吸引力。

   - 平衡法案:選舉可能會討論,在促進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技術創新與實施消費者保護和金融穩定法規之間的平衡。

2026年中期選舉和2028年總統大選,將通過監管政策、政治支持以及公眾和機構的情緒引導,決定著美國加密貨幣的未來。

然而,加密貨幣市場對政治週期的適應力及其全球性質意味著,雖然美國大選會產生影響,但市場的反應也將取決於更廣泛的全球經濟狀況和產業本身的技術進步。

3. 比特幣的長期定位

   - 數位黃金:逐步成為避險通脹和政治風險的核心工具。  

   - 主權貨幣潛力:更多發展中國家可能效仿薩爾瓦多,將比特幣納入法幣體系。  

小結

比特幣的數次暴漲不僅是市場情緒的體現,更與金融危機、政策變動、技術創新及地緣政治等全球事件息息相關。

從次貸危機催生其誕生,到疫情期間量化寬鬆推動的超級牛市,每次歷史性暴漲都為比特幣的未來定位奠定基礎。

未來,面對混亂與危機,比特幣能否更有效地吸收不確定性、鞏固其「數位黃金」地位,將取決於其加密產業進步、全球監管適應性以及作為避險工具的成熟性。

尤其在2026年中期選舉和2028年總統大選等重要節點,比特幣有望將迎來新的轉折點,成為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一環。

【本文出處金色財經/幣特財經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