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就已經初露頭角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概念,在2020年開始大鳴大放,加密貨幣圈內可說是無DeFi不歡,上千個DeFi項目湧現,各式公鏈開始爭奇鬥豔,鏈上鎖倉量、交易量頻創新高,2020年因此被稱為DeFi元年。
DeFi來勢洶洶,即便中心化交易所目前在交易市場上仍具備主導地位,但這半年以來,關於CeFi與DeFi孰優孰劣的比較、中心化交易所(CEX)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誰能存活的討論絡繹不絕,難道去中心化交易所真的將取代中心化交易所?
「我認為未來市場會漸漸走向兩個極端!」台灣數位資產交易集團MaiCoin暨MAX執行長劉世偉指出,縱然不少人擔心中心化交易所會被去中心化交易所取代,但他認為,DeFi在2020年的崛起,正是加速了CeFi與DeFi分而治之,各霸一方的局面。
CeFi與DeFi之間不再有灰色空間
雖然自從以太坊問世、MakerDAO推出去中心化的穩定幣以來,DeFi的概念便已出現,但如今透過流動性挖礦(Yield Farming)機制,訴求去中心化的DeFi以嶄新面貌粉墨登場,提供了一個相對自由的交易市場,用戶不必通過KYC,只要付出一些Gas費用,就可以進行上幣、交易等動作。
面對DeFi帶來的創新,劉世偉樂見其成,因為更多產品出現將可提供投資者更多投資選項,不同性質的用戶也會在考量不同因素後做出選擇。
最終想要擁有交易幾千萬種加密貨幣自由、喜歡開高槓桿的用戶,就會往DeFi項目走;而在乎合規性,希望交易所開通法幣通道、擁有監理執照、甚至是以實體門市來提供服務的用戶,則是會選擇信任的CeFi項目。
「以後就是非A即B,模糊不清的空間會漸漸消失!」在強調雖然DeFi未來可期,但用戶永遠都會有對CeFi的需求之後,劉世偉話鋒一轉,表明雖然過往比特幣期貨交易平台BitMEX、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依現行經營模式,在加密世界中的灰色地帶裡生存了下來,但未來勢必要面臨「選邊站」的抉擇。
劉世偉舉例說明,像是縱然BitMEX聲稱自己是離岸交易所,卻因至今仍沒有獲得美國合規執照卻開啟服務,遭到美國監管單位起訴。
而幣安則是以中心化交易所之姿,意圖將版圖擴展到DeFi領域,透過加開槓桿到125倍、上架上百種代幣等方法,創造出幣安堪比DeFi項目的形象,不過其實幣安上幣的流程並不如DeFi項目來的去中心化,且外界至今也仍不知道號稱是國際化交易所的幣安總部到底在哪裡,如此一來,難免讓幣安落入了「既不CeFi也不DeFi」的窘境中,也不免招致各國監管單位的質疑。
對此,《幣特財經》尋求幣安台灣社群負責人Zora Chen的回應,針對幣安的上幣流程,Zora Chen表示,如今DeFi項目的上幣流程雖然去中心化,卻也充斥著劣質項目,因此中心化交易所幣安透過嚴格審核制度,為用戶做第一線的把關,目前也已針對高風險DeFi代幣增列「幣安創新區」,希望盡可能滿足用戶需求。
除此之外,Zora Chen也重申,在DeFi發展的草莽階段,離不開CeFi的支持,DeFi的成功也需要CeFi平台的協助。因為相信產業的未來在去中心化,幣安樂於為用戶搭建起通往DeFi世界的橋樑,盡可能地為用戶提供源自DeFi理念的產品體驗。
DeFi崛起後,MaiCoin的下一步
素來重視交易所合規性的劉世偉強調,DeFi崛起後,未來交易所只有兩個選項,一個是向DeFi靠攏,玩最自由的交易方式,另一個就是像MaiCoin一樣,好好找一個國家落地、遵從法規、耐心和監管單位溝通,「要被管的話你就好好被管,這樣一來反而能換到公司安全營運!」
談及未來計畫,劉世偉除了重申MaiCoin繼續深耕台灣,以台灣作為據點開展合規服務的信念外,也表明並沒有忽略DeFi熱潮帶來的新商機,目前除了已在MaiCoin上架DeFi熱門幣種MakerDAO(Dai)、Chainlink(LINK)、Compound(COMP)之外,還正在研議開發一個獨立於MaiCoin的DeFi服務以及NFT項目,不過屆時這個DeFi項目不僅名字與MaiCoin完全無關,還可能只會瞄準國際用戶提供服務。
*推薦你讀:【專訪MaiCoin暨MAX執行長劉世偉】國發會與金管會眼中的模範生,無縫接軌監管政策的交易所,是怎麼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