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韓國瑜都不知道的真相!高雄幣真的「上鏈」了嗎?
楊方儒
2019-01-13 22:56

 

爆熱起來的冷灶,如今只要跟高雄相關,都是全台矚目的話題,這讓「高雄幣」的未來,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間。
 
 
從中央銀行與金管會的定義來看,高雄幣是「虛擬通貨」,如果基於區塊鏈技術來發行,就是鏈圈所謂的「功能性代幣」(utility token)。如果不上鏈,好比東森幣與LINE Points,就是大家都熟知的紅利點數。
 
 
高雄市觀光局長潘恆旭公開說,觀光局會成立一個部門,專門來推動高雄幣,但確實沒講到區塊鏈技術相關規格,且如果是在各個夜市使用,商家決定給出最高九折的回饋,來吸引人潮與推動消費者回購,實務上仍為點數機制。
 
 
東森幣沒有使用區塊鏈技術,去年八月發行迄今相當成功,也達到了推升東森購物交易量的目標,LINE Points的好成績,就更不用說了。
 
 
高雄幣亦同,地方政府發行點數也不是先例。「台東金幣」發行兩年來,也發出了超過5千萬枚,並有超過300間優質商家共襄盛舉,消費者可憑金幣兌換超過700種商品,可惜台東沒有高雄市長韓國瑜的光環,缺乏全國性的關注。
 
 
如果韓國瑜的願景與執行方針,不僅止於點數,真的讓高雄幣上鏈的話,發展空間更大。畢竟由政府來推動,可以應用的場景更廣,並有超過三百萬當地人口與遊客規模支撐,不會成為「空氣幣」。更值得期待的是,高雄幣還可以在國內外各大加密貨幣交易所發行,全世界用戶都能夠買賣,成功擴張落地使用場景的話,高雄幣更會有上漲空間。
 
 
只不過,官方與民間必須注意的是,區塊鏈技術在為產業賦能之外,加密貨幣作為區塊鏈主要應用之一,如今亂象頻生!詐騙與洗錢不說,「割韭菜」坑殺散戶更是常見,也導致大陸明確禁止民間發幣。
 
 
不少發幣項目方,應用場景本來就不是正當行業,各種類似直銷大會的活動,每天都在豪華旅館舉辦。許多詐騙集團以加密貨幣為幌子,北中南大手筆吸金,卻根本沒有實際去買,造成區塊鏈產業被污名化。去年六月爆發台中的加密貨幣直銷體系,打著「代為購買」的旗號,為一般投資人代操,而民眾放心的把大筆款項,匯入別人的戶頭,之後就坐等漁翁之利,在投資路徑上也值得檢討。
 
 
可以想像的是,虛擬通貨在跌跌不休的熊市當中,在台灣都可以詐騙到這麼多錢,如果下一波牛市來臨時,很有可能就會成為「全民運動」。
 
 
大陸央行也始終不鬆口,政府是否正式發行數位貨幣,也就是人民幣「代幣化」。可以想見的是,如果能成為世界通用的穩定幣,人民幣取代美元的大夢想,會更快來臨。
 
 
當然,台灣要成為「區塊鏈之島」,需要中央與地方政府更大的嘗試。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已經承諾在今年六月,將正式納管涉及有價證券或股權的ICO發行,也就是證券型代幣(STO,Security Token Offer)。這些都是合法合規的好景象,也將吸引更多海外業者來台落地深耕。
 
 
話說回來,如果高雄幣上鏈,會有更多配套措施,例如金流體系與稅務機制,還有夜市與各行各業消費者的教育,等著韓國瑜市長與潘恆旭局長,絕對不是跟選前在六合夜市掃街造勢一樣容易。
 
 
展望未來,如果能從點數機制啟動,高雄幣進而導入區塊鏈廣泛應用,將成為全球城市發幣的先行者之一,確實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