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漲知識】白豆沙不是綠豆做的,是一種綠肥作物的果實 ─ 魔豆
余宗翰
2018-09-24 10:57

(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Lígia Prado)

 

很多人有一個誤解,以為中式糕點中常見的白豆沙是用去殼的綠豆仁做的,雖然味道確實很像,但其實白豆沙是由一種原產於中南美洲的綠肥作物 ─ 白刀豆做的。

 

白刀豆又叫白鳳豆,英文叫做Jack-bean,是一種綠肥作物,其莖葉可做為肥料或家畜飼料;根據日文維基百科,巴西人叫刀豆feijão-de-porco,意為「豬豆」。刀豆可食的部份除了豆子,幼嫩的豆莢還能拿來做菜,或是拿來做味噌,刀豆可說是全身上下都能利用的實用作物。

 

白刀豆因為豆殼堅硬,有商人突發奇想在上面用雷射印上祝福語後販賣,市面上稱為「魔豆」;刀豆也有紅色種的,就叫做紅刀豆,其果實體積比白刀豆更大,更常被做成魔豆。大家去各地老街逛常會見到這種新奇小物。

 

白刀豆果實除了做白豆沙,也能做為咖啡豆的替代品,或藥用;白刀豆傳入華人社會可追溯至明朝,最早的文獻記載是《本草綱目》,被列入穀物分類中。台灣近代是從美國引入,主要做為綠肥,一度十分普遍,但近年來其栽培已十分稀少。

 

《本草綱目》是這麼形容刀豆的:嫩時煮食、醬食、蜜煎皆佳。老則收子,子大如拇指頭,淡红色。同豬肉、雞肉煮食,尤美。由此可見,刀豆在明代日常飲食中的地位,有點像是現在黑豆在巴西人飲食中的角色,可做甜食,但也可以與肉類同煮,比如巴西黑豆飯,就是將黑豆與各類肉品熬爛後澆在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