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台灣】決定台灣發展路向的一次分水嶺大選
陳國祥
2019-10-24 14:50

2020年大選是攸關台灣命運的一次歷史性大選,是決定台灣未來基本走向的一次關鍵性選舉,將產生劃時代的深遠影響。選舉結果不僅將深刻影響2300萬台灣人民的福祉,也將牽動中台港兩岸三地的互動型態與相互關係,甚至在一定程度內牽引美中戰略競爭關係的後續發展。

 

這次大選是在新冷戰隱然具現的國際大局背景中舉行,美中兩強相爭態勢形成,各層面的博弈方興未艾。台灣是兩方爭取運用的一個籌碼;台灣和中國大陸之間的關係也走到分水嶺上,日趨緊張的官方關係究竟日益升溫抑或趨向鬆弛,相當程度取決於選舉結果。香港「反送中」群眾抗爭運動又在敏感時刻爆發,在兩岸關係中插上一腳,使得中國因素對於選舉的影響變得更加詭譎。

 

總統大選與立法院席次分配也將決定台灣政治生態究竟由益趨壯大的綠營繼續主導,還是轉由藍營重新執政,或者由新起的第三勢力與傳統的藍綠陣營鼎足而三?

 

中華民國自1996年總統直接民選以來,就屬這次最具關鍵性影響。先前六次總統大選的國際大氣候和兩岸關係小氣候處於相對穩定局面,即使兩岸關係也曾在選前進入敏感時刻,但當時皆未逼近兵凶戰危的臨界點,也未瀕臨和或戰抉擇的轉捩點。選舉結果雖會影響兩岸關係的走向,但不致於從根本上形塑中共對台基本方針,因而也不至於對兩岸和戰、人民禍福及地緣政治產生立即而重大的決定性作用。

 

這次選舉真的不一樣。

 

就台灣內部政治生態而言。這次選舉是人民繼2018年地方公職選舉狠狠教訓民進黨之後,是否要讓民進黨政府下架的一次關鍵性抉擇;如果民進黨仍然掌握行政權,甚至在立法院繼續保有多數,則民進黨不啻獲得確認可以繼續貫徹其意志,從而不斷壓縮在野黨黨的生存發展空間;可以繼續寄生在政府身上,藉公家資源豢養自家人馬,擷取生存壯大所需養料;可以繼續激化兩岸關係,從中凝聚基本支持者,並運用「親中賣台」符咒加大力度抑制在野黨。

 

業已嚴重偏倚的中央政治生態能否在2020選舉後恢復平衡?國民黨和民進黨兩大政黨旗鼓相當、輪替執政的格局,在1996年之後大體成形,二十餘年來鐘擺效應有序輪轉,2014年和16年擺向民進黨,從地方到中央皆取得壓倒性優勢,而在2016年掌握行政權與立法權完全執政。蔡英文領導之下的民進黨政府,將不受制約的權力運用到極致,肆意在立法院通過諸多法律暢行其黨意,任命諸多唯黨意是從的政務官、大法官、監察委員、獨立機關首長、政府出資基金會董事長,使得整個政府被民進黨全民掌控。

 

一個全面執政的政府,由於缺乏尊重少數的民主素養,以致於一黨獨大成為一黨獨行其是,對內、對外政策與權力分配、 人事安排全然一黨獨斷、壟斷與包辦,並且通過顯然違憲的不黨黨產條例、轉型正義條例的法律,傾力清算鬥爭在野的國民黨及在黨國一體體制下與其關係密切的社團,另則以建構「安全防護網」為由修訂國安無法與相關法律,意圖塑造「抑制統一、扶植獨立」政治生態環境。中華民國人民的自由權利、民主體制與政黨平衡發展在在面臨嚴峻威脅。

 

另一方面,台灣的政黨政治生態也發展到解構、重組的新階段,二十年來二元對立的政黨結構,在台北市長柯文哲組建台灣民眾黨之後,出現第三勢力重構與新生的態勢。包括時代力量、親民黨在內的第三勢力政黨,在法制的制約下,原本即已殘弱不振,台灣民眾黨上市之後,經由2020立法委員選舉的加持,不無可能成為第三勢力的領頭羊,成為關鍵性少數,在兩大政黨之間取得左右政局的能力,並加速其他小黨的泡沫化,則可為長久以來二元對立的政黨結構注入新的鯰魚。

 

當然,政黨生態重組過程中,最關鍵的還是民進黨可否維持一黨獨大的局面?如果民進黨失去執政權與立法院多數席次地位,則將有助於台灣政黨政治生態恢復平衡,否則必將成為一黨獨大的局面,甚至回到威權統治的時代。

 

就兩岸關係而言。2020大選無疑是走向和或戰的一次分水嶺式選舉。兩岸關係在民進黨2016年執政之後逆轉,原本交流密切、外交休兵、軍事鬆弛的的和煦局面逐漸變色,對立持續升高,終於演變成官方之間惡言相向與行動對峙的緊張關係。

 

越來越多跡象顯示,中國大陸面對民進黨政府邁向實質台獨路線的挑釁,採取越來越強勢的作為反制,2019年8月停止陸客來台自由行,隨後傳出限縮團體旅遊,然後禁止大陸影片與人員參加金馬獎,甚至傳出可能進一步啟動《反分裂國家法》的相關機制,採取強制性措施,不惜造成台海和平情勢逆轉,也要遏制分離主義路線得逞。

 

這次大選的基本性質,戰略學者黃介正一語道破:這是一次「保命型」選舉。也就是說,它不是一次開創型選舉,而是決定台灣的命脈保不保得住的選舉。

 

保誰的命?蔡英文所圖的是保住自己及民進黨執權的命。事實很明顯,伴隨著香港「反送中」事件的抗爭持續延燒,蔡英文強力主打「抗中保台」訴求,使其成為次選舉中綠營的主旋律。在具體操作上,則是散播亡國感(或稱芒果乾),做為綠營動員群眾的情感訴求,特別針對年輕選民,蔡英文高舉保衛台灣的大旗,進而宣揚為了避免「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選民不能讓親中的國民黨候選人上台。

 

殊不知,這次大選將是台灣能否保命的一次關鍵。誠如兩岸關係專家趙春山指出,大陸會看選舉結果以及未來政府的政策做出區隔對待,但是,不論誰當選,大陸不可能再容忍兩岸維持不統不獨局面,所以也不會採取不戰不和的對策。意思是説,中共選後必然強力展開抑獨促統行動,如果非獨人士當選,將積極促進和平統一;如果獨派人士當選,則可能以強制手段促成統一。換句話說,台灣再讓民進黨執政,可能連命都不好保。

 

面對越來越險峻的兩岸關係,蔡英文及民進黨政府仍沉溺於勝選的追逐,絲毫不願凝視現實的險惡,悉心檢討並自反而縮,卻仍高調反中,聲援支援香港群眾抗爭行動,修改課綱強化台灣主體意識, 修訂法律限縮兩岸交流,並且層層加裝流刺網規限「和中」與「促統」言行,外交上更是力行一面倒親美路線。在在顯示,民進黨政府碎步快跑往台獨發展的路線堅定不移,甚且加速推進。

 

蔡英文及民進黨政府的「抗中求獨」已是一條不歸路,他們以為在美中戰略全面對抗的時代趨勢下,只要頭過身子就過,即使眼見台海戰爭的威脅一步一步趨近,也絕不踩煞車,更不肯回頭。

 

蔡英文領導下的民進黨政府,基於根深蒂固的分離主義理念,同時為了內部選舉競爭和政治鬥爭的需要,自忖有國際勢力可以依恃,所以雖然明知所走路線將陷台灣於險境,也堅行「反中親美」與邁向台獨在所不惜。

 

中國大陸方面相對的也興起在所不惜制止台獨得逞的決心,認為對台既已仁至義盡,民進黨政府和許多台胞仍然靈頑不明,堅持在錯誤的反中求獨的道路上大踏步前進,已使和平統一政策走近盡頭。如果民進黨再獲民意認可而續掌政權,則和平統一將越來越是遙不可及,所以強制統一的聲浪在大陸官方與民間越來越甚囂塵上。

 

民進黨與中共雙方強硬路線抬頭,構成兩岸衝撞對決的驅動引擎,雙方對抗情勢正如螺旋般上升。中共國台辦發言人一再指控民進黨政府「煽動民眾對大陸的不滿,製造兩岸對立」,反映中方為了制裁民進黨而不惜制約兩岸交流以及台灣發展空間的決心。

 

面對升高中的戰爭威脅,如果不能經由2020大選解除引信,則台灣和中國大陸、美國都將付出沈重代價。

 

對於台灣而言,兩岸對撞是生死存亡的考驗,不僅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面臨危亡存續的試煉,經濟的蕭條和民生的困頓也因之難以免除,可能付出的代價十分沉重。

 

對大陸而言,延續70年的內戰如何取得終局性勝利,而且付出最小代價,不僅是戰略抉擇上的重大試煉,也關乎強制統一後所留殘局與未來改革開放的整體發展。

 

至於對美國,則是一場艱鉅的戰爭考驗,其規模與難度將遠甚阿富汗、伊拉克和敘利亞戰爭;如果成功擊潰中國方面的統一攻勢,難免也將為此付出重大的人力和物力損失的代價;如果失敗,美國將痛失全球獨霸地位,走向衰落和帝國黃昏。

 

明乎於此,無論站在台灣或是美國、中國大陸的立場,如何不讓台灣出現「被統一」的戰爭,才是智慧的真正考驗與方向的明智抉擇。

 

2020確實是一次攸關生存發展的重大選擇。我們做選擇時應該有一個共同的座標:民主、自由、主權是我們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追求,兩岸常保和平關係是我們命脈之所繫,國際上的支援力量是我們不可或缺的安全助力,經濟發展與民生富足則是全民之所望。聰明而飽經淬煉的中華民國台灣人民,應可看出近四年來兩岸緊張關係呈現螺旋狀升高態勢,長此以往,必然陷入兵凶戰危險境;而台灣的民主政治與人民的自由權利,也將在執政當局不斷以打造「安全防護網」而被逐漸侵蝕殆盡。日益成熟的台灣民眾應該應該可以做出明智的抉擇。

 

【翻轉台灣】博客來購書網址: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7324?fbclid=IwAR0Hzp0kUwitItRhZQ2nv6rTQr8bMPbi0I_g8aqPAT7R8oHxVtZf0cdQk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