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銷售額持續刷新紀錄,區塊鏈卻吃力不討好
白話區塊鏈/原創:木沐/張詠晴編譯
2019-11-12 17:59

 

前不久,美國國際專案管理學會(PMI),發布了過去50年間全球最具影響力項目TOP 50,列舉了許多改變世界、影響產業格局的重大項目,諸如第一名是全球資訊網的問世,第二名是阿波羅登月,而名列第六的是來自中國的雙11光棍購物節。

 

今年的雙11,一堆電商企業都響應了中國提倡的大力發展區塊鏈產業,紛紛提及在雙11中對區塊鏈的各種採用。然而最後買單的消費者們卻可能會表示:雙11是否採用了區塊鏈,跟他們並沒有多大的關係。那麼,此時此刻區塊鏈到底服務了誰?給誰創造了什麼價值?

 

千億雙11火爆 區塊鏈卻吃力不討好

 

每逢雙11,由於需要迎接數億人次、數十億件的訂單的湧入,以淘寶、天貓、京東等為代表的電商平台們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早年 12306 火車票訂購平台崩潰,無法使用的情景歷歷在目,在雙11這段時間裡,可以說每一秒鐘對平台來說都價值連城,絕對不允許出任何差錯。

 

於是乎,為了迎接此類重大挑戰,各平台紛紛重金投入各種「黑科技」以保障平台的穩定運行,讓買家在瀏覽、下單、支付的過程中能夠暢通無阻。經過了數年的實戰操練,似乎早年的下單、支付崩潰情況近年來已經極少發生,大部分買家都能夠獲得良好的下單體驗,對於線下商業的優勢不斷拉開,同時線上電商對那些技術「黑科技」的那些投入,必然也已經獲得了成千上萬倍的回報。

 

憑藉多年的技術投入成果和螞蟻金融雲、阿里飛天等技術項目的助力,阿里有關人士曾透露2018年「雙11」的技術能力達到了每秒處理48萬筆訂單,「交易額不出錯,庫存不出錯」。

 

最近兩年,消費者們會發現,電商平台們似乎又祭出了一樣黑科技:區塊鏈。電商對於區塊鏈的投入由來已久,主要是利用聯盟鏈來做商品的溯源。根據某些平台的介紹,商品從生產到運輸流通的各個環節都可以上鏈溯源,並引入多方監管,讓消費者更放心。然而問題來了…….

 

如果消費者要問:

 

「加入區塊鏈就能完全杜絕假貨嗎?」

「使用區塊鏈就能讓質量完全得到保障嗎?」

「區塊鏈上的資訊一定是真實上傳的嗎?」

「加入區塊鏈能更讓購買的東西便宜嗎?」

「加入區塊鏈能讓我獲得更多好處嗎?」

 

綜合當前聯盟鏈的解決方案來看,以上問題的答案是「否」。因為各大電商的溯源聯盟鏈的解決方案,只能夠追溯商品的流通過程,大部分商品的原材料採購、製造過程以及資訊是否真實上鏈的過程,是沒有辦法確保完全跨越性追溯。

 

其實在溯源方面來說,之前不少品牌商家或者第三方提供的解決方案,和聯盟鏈溯源方案兩者相比,消費者並不能感受到有多大的區別,但聯盟鏈的技術開發、運維、網路基礎設施等成本,均比原來的方案高出很多。

 

目前看來,電商們這兩年重金投入的聯盟鏈溯源業務,並沒有像早前解決擁堵的技術「黑科技」一般,給平台帶來多少回報,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然而羊似乎不願為它買單。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雙11電商平台爭相採用區塊鏈,數億買家:跟我有半毛錢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