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是現今最急迫的環境議題。如何推廣減碳這項運動?則是全民的共同課題。
為了讓人人都能參與「碳權交易」並同時兼顧「減碳」的目的,《安盛財富》與《零碳可公司》,攜手合作自2006年努力至今,透過STO綁定碳權資產,於2018年10月發行了GCO2(碳元) 這支結合環保與財富的加密貨幣。
GCO2 發布前,特地再拜訪了李堅明教授,他是台灣對於抗全球氣候暖化的權威,也是台灣碳排放交易的專家,更是推出全球「負碳商品」的第一人,也是GCO2的創始合夥人,他由衷的說出:「減碳最大效益與最終目的就是全世界人人都變成一個減碳者,這樣地球環境才得以休息與淨化,GCO2讓人人都可以變成這個角色。」
他也指出:「推動碳權(Carbon Credit)交易才能真正的鼓勵減碳的推行,在未來的20-30 年,碳權的價格確定是上升的,有可能會上看到美金100。」
減碳再也不只是一個名詞,而是一種趨勢以及未來的生活模式。就連今年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也證明了這點。
2018年的諾貝爾經濟學者獎,由 諾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和 羅默(Paul Romer)共獲殊榮,成就為將創新與氣候結合經濟增長。
面對日益嚴重的全球暖化,以及日益迫切碳排放減量工作,羅默在獲獎受訪時說:「人類絕對有能力減少碳排放……一旦我們開始減排,就會感到訝異:原來並沒有那麼難 」。
我們選擇了 NEM 區塊鏈來滿足我們GCO2對安全規範的要求(公開透明的歷史簽證軌跡),NEM 更可以符合我們公司對於已發出認證之碳權、重發認證之碳權、或是消滅的碳權的多重認證,甚至對於客戶可以客制化的碳權整合系統,讓我們可以輕易的使用它。
最後,GCO2(碳元) 賦予了人人都能參與碳權交易的權利,但它的價值不僅僅是項加密貨幣。每一枚GCO2(碳元)都會實質綁定一項林木業資產,等於手裡握有一枚碳元,這世上就有一棵樹因你而種下。可謂《環保》與《財富》的完美結合。
關於GCO2小知識:
- 何為碳權? 「京都議定書」生效之後,「碳權」已成為有價的實質商品,企業或國家,可以將規定額度內未使用或是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釋放到市場作買賣,多餘的碳排量就即為碳權。然而交易碳排放量這項行為,則稱做碳權交易。
- 何為STO?
- 首先要從ICO開始說起,ICO即首次幣發行,指區塊鏈初創公司通過發行加密代幣的方式進行融資。
- IPO,首次公開募股,指一家企業或公司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
- 【STO】,則介於IPO與ICO之間。一方面,【STO】因承認其具有證券性的特徵,接受各國證券監管機構的監管。
但【STO】必須有資產作為底層地支持,比如一套房產、一輛車、一張會員卡、一副名畫,公司,甚至知識產權的股票都可以用證券型通證STO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