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提出2035年禁售燃油車,但業界認為是作秀大於實際作為
周純粼 / 何渝婷編譯
2021-07-21 09:55

(图片来源:the truth about cars)

隨著幾個歐盟成員國提出禁售燃油車時間表越來越早,上週,歐盟也提議從2035年開始禁止銷售新的內燃機車。歐盟委員會建議,在14年內將銷售汽油或柴油動力汽車定為非法,目的是到2030年將汽車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55%(與2021年的水平相比)。

但仍在生產汽車的國家對這一安排持保留意見。

法國絕對同意授權限制,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儘管總統馬克宏的辦公室一直在強調,混合動力汽車將能夠完成大部分重任,並擔心如果過早進行,徹底禁止內燃可能會束縛產業發展。

德國的汽車生產量超過其他歐盟成員國,也有類似的想法。「我相信所有的汽車和卡車製造商都知道,更嚴格的規範即將到來。但它們必須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德國交通部長Andreas Scheuer,向德新社(DPA)解釋說。

德國製造商一直在發出向電動汽車過渡的訊號,但地區監管機構對加快時間框架表示擔憂。Scheuer尤其如此,他仍然擔心什麼是真正可以實現的。他建議在2035年之前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燃燒,但前提是合成燃料能夠完善到不會迫使內燃機車離開道路的程度。

有人擔心合成燃料的能源效率不夠高,無法放心生產,最終會比電池驅動的汽車造成更多的污染。但這完全取決於這兩種技術的進展程度和基礎設施的建立情況。例如,德國對核電的厭惡導致其建造了一系列燃煤發電廠,以抵消可再生能源,最終降低了其空氣品質。

從依賴煤炭的地區採購電力對環境來說並不是更好,特別是如果該地區需要建造成千上萬的電動汽車充電點來實現這一點。相比之下,合成燃料可以使用現有的加油基礎設施。但它們遭受了與氫氣發電共享的一些缺陷(生產過程中嚴重的效率損失),並且仍然依賴於對化石燃料的獲取。

不幸的是,研究傾向於支持首先委託它們的產業。儘管有足夠的證據表明,最綠色的解決方案往往是最本地化的。製造(或處理)電池並不完全有利於環境,將它們運往世界各地也是如此,燃料提煉也是如此。

如果鑽探原油,只是把它送到半個地球以外提煉再運回來,那麼就不必要地擴大了碳足跡,但這在發達國家是相當正常的做法。

這些問題往往更多的是關於觀念和資金的問題,而不是哪種技術/做法將提供最低的污染總量。這經常體現在環保活動家對電動車的盲目信任。

「這是我們一直期待從歐盟看到的那種雄心壯志,近年來它一直缺乏這種雄心壯志。」氣候組織的執行長克拉克森(Helen Clarkson)表示。該集團是一個非營利組織,與企業和政府公開合作,進行複雜的、符合道德的瑣碎事。

「科學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在2030年之前將排放量減半,因此對於公路運輸來說,這很簡單,就是擺脫內燃機。」

事實上,歐盟一直是換成電動車的最大支持者之一,即使它的一些其他環保行動在過去已經產生了可怕的反效果。

在20世紀90年代初,歐洲大陸在運行時假設柴油動力的車輛往往比汽油燃料的車輛更經濟,因此對環境的影響一定更小。各國政府相應地優先考慮了這種燃料,柴油動力的乘用車成為常態。20年後,歐洲仍在為這個煙塵瀰漫的錯誤買單。儘管由於得到了無節制的支持,柴油技術有了相當大的改進。

因此,如果不負責任地實施電氣化,那麼未來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包括合成燃料、氫氣或任何其他解決方案也是如此。

相對確定的是,引入替代能源解決方案已經需要數十億美元,如果歐洲認真遵守這些目標,還將花費數十億美元。法國的主要產業遊說團體La Plateforme Automobile(PFA)估計,在未來十年中還需要花費175億歐元(208億美元),以繼續發展必要的基礎設施,促進預期的變化。

一些分析家認為歐洲的遊說指標過於保守。

歐盟委員會已經在假設,到2040年,僅僅建設必要的充電基礎設施,就需要超過1000億美元。

電動化還將導致廣泛的工作崗位流失,PFA建議法國到2035年將取消10萬個與汽車有關的職位(超過該產業目前的一半)。德國規模大得多的汽車勞動力可能會失去更多的比例。

儘管該產業在新聞材料中,習慣性地表達了對電氣化的強烈承諾,但遊說團體往往反對政府禁止銷售任何類型的車輛。大多數人告訴歐盟,混合方法是最好的,汽車製造商繼續追求所有的動力技術,直到市場決定一個明確的贏家。

在歐盟委員會發布其最新提案後,情況依然如此,這提醒我們,所說的並不總是表明正在做的。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混合方法是錯誤的。但它提醒我們,使用一個感覺或聽起來不錯的解決方案往往比花額外的時間來弄清楚什麼是真正的最佳方案更容易,無論這涉及到消費者的需求、財務報告,還是進入我們大氣層的東西。

有大量的證據表明,汽車製造商和政府行為者只是任意做出環境或技術承諾,最終被遺忘,並在五年後重新提出,好像它們是完全新的概念。

本文為界面新聞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歐盟提出2035年禁售燃油車,但業界認為「作秀」大於「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