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勝火箭跟區塊鏈原理有關?讓我們從「容錯性」開始談起
星球日報/張詠晴編譯
2019-05-13 18:29

 

火箭對勇士的這輪系列賽非常精彩。做為一個火箭球迷,目睹火箭G6出局心情很複雜,但是金州勇士無疑是更優秀的那個球隊。先幫哈登平個反,哈登的表現已經是「現象級」了,不能再要求有更好的表現了,這輪系列賽場均34.8分,真實命中率達到59.4%。這幾天網上鋪天蓋地的人都在噴哈登,很多人認為火箭的敗北,是因為哈登在關鍵時刻沒有接管比賽,或者說在比賽中散步,說保羅發力太晚,說9000萬的卡佩拉被底薪的魯尼完爆...這些說法都有些片面,從第一性原理出發,勇士的勝利是「系統」的勝利,勇士戰勝火箭的根源是區塊鏈的原理。

 

其實勇士隊的勝利是「系統」的勝利,是一個嚴肅的「區塊鏈」問題,勇士的系統「容錯性」更高,勇士是「非中心化」的系統優於火箭「中心化」的系統,才是勝負的底層邏輯。

 

「容錯性」高的重要性

 

「容錯性」沒那麼神秘?先配圖解釋一下

 

 

飛機的多個引擎就是「容錯」設計,就算一個引擎失靈靠其他引擎依然可以飛行。

 

 

金州勇士的5巨頭陣容,也是「容錯」設計,就算考辛斯、KD受傷,系統依然可以運行。

 

  • 系統的「容錯性」

 

系統的「容錯性」,英文叫fault tolerant,是使系統在部分組件發生故障時,仍能正常運作的能力。設計時未考慮故障容許度的系統,在發生很小的故障時也可能完全故障。容錯性對於系統非常的關鍵,而且容錯性的原來無處不在。

 

  • NBA球隊的「容錯性」

 

在籃球比賽中,一隻球隊就是一個的系統。剛剛進入西決的金州勇士就詮釋了系統容錯性。5巨頭的配置造就了衛冕冠軍成為一個「容錯性」很高的系統。沒有考辛斯,勇士少了一種打法上的選擇,但畢竟他們還有死亡五小這張底牌可用。5場拼下來杜蘭特,在G5第四節不打的情況下,場均42.4分鐘;湯普森,場均41.9分鐘;格林,場均40.8分鐘;柯瑞,場均40.3分鐘;伊古達拉,場均34分鐘;這樣的上場時間是導致杜蘭特小腿拉傷真正原因。

 

沒有「死神」 杜蘭特,勇士還有容錯的機會,他們還有「浪花兄弟」。金州勇士進入了科爾執教時代最困難的時刻,但是柯瑞可以在上半場0分3犯的情況下,下半場強勢反彈半場33分主宰比賽,半場33分也是NBA歷史第二高的半場得分紀錄。湯普森用50%的命中率轟下27分。還有曾經的FMVP伊古達拉和全明星球員格林。在常規賽82場比賽季後賽4輪系列賽的賽場下,容錯性高的球隊最終往往會奪得冠軍,由於核心球員傷病改變系列賽走勢,改變冠軍歸屬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在NBA的籃球世界,「高容錯」= 高冠軍機率。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勇士勝火箭根源是區塊鏈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