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書院。不動書街
吳仁麟
2021-07-31 19:11

這幾年,和書的緣份陸續自然而來,好像有股看不見的力量拉著我走。

我在報紙上的專欄開始定期為讀者選書,這些選書也成了我在大學教課時的參考書,甚至和朋友合作讀書節目,請這些書背後的總編輯來一起聊書。這些事陸續串在一起,讓我每天花越來越多時間讀書和分享書。

讀書、寫書、教書,這樣的「三書一生」一直是我對未來人生的期待,「不動書院」也因而創辦。

本來就越來越少人讀書的年代,遇上了疫情,更明白台灣的出版社有多辛苦和寂寞。我製作和主持的「動知」節目裡請來各出版社的總編輯,每個人雖然都對台灣出版界的未來感到悲觀,卻也都覺得自己苦得有價值和意義。

出版人的悲觀有一種悲壯之美,就像馬勒第六號交響曲用三聲大鐵錘聲做悲劇式的收場格外動人。不管台灣出版業的未來如何,在我心目中始終是溫暖浪漫的人生記憶。

我們是在文字裡成長的最後一代人,這是多麼奢侈的幸運。沒有IG、抖音和手遊來切割我們的時間和靈魂,到今天仍然能享受安靜自在慢慢讀完一本書的美好。

這一天邀請政岷兄到「動知」節目來對談,他擔任時報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長十多年,認為不管時代再如何改變,人對於內容和知識的需求只會更強烈,而出版社和編輯人的角色也在改變,生產的產品不再只是書,甚至是把作者包裝成明星的推手。

從1975年創辦到今天,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已經出了超過一萬種書。當政岷兄說出這個數字時,我腦海裡竟然浮現了曾經的大阪記憶,在司馬遼太郎故居裡看到那八層樓高的書海。

腦海也馬上浮現另一個更狂野的畫面,將來在台灣的某個角落,將會有那麼一楝摩天大樓叫「不動書院」,裡面放著台灣和大陸出版過的每一本書,讓愛書人可以在裡面盡情吃喝玩樂甚至暢談過夜。

然後,走出這楝樓,整條街都是書店,人稱「不動書街」,如同英國威爾斯地區威河(Wye)邊的海伊村(Hay-on-Wye),這裡被稱為「不動書鎮」,是全球華文讀書人心目中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