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逼民反的概念?公園「小傢伙」也做怪
余宗翰
2016-10-02 16:10

說到松鼠,大家的第一印像大概就是尾巴膨鬆的鐵灰色身影。台灣人去公園最喜歡拿東西誘引松鼠靠近,看他們可愛又靈活的動作,如果松鼠好養,其受歡迎的程度恐怕跟貓狗有得拼。殊不知,這種松鼠可是林務局公務員眼中的頭痛「鼠輩」。

 

遍佈全台的赤腹松鼠

 

台灣有六種松鼠,其中數量最多、遍佈全台的種類叫做赤腹松鼠,也就是公園裡常見的那種,大家下次去公園「賞鼠」時可以觀察他們的腹部是不是呈暗紅色,那是牠們得名的由來。這種松鼠從平地至海拔3000公尺左右都有分佈。其習性也很有趣,跟鳥一樣會築巢,做為休憩、育幼的場所。跟一般的松鼠不同,這種松鼠一年到頭都會搜索與埋藏食物,而且還常常忘掉自己藏在哪...  可是牠們的迷糊卻幫了樹林的繁衍(除非松鼠埋在樹洞裡)。

 

雖然赤腹松鼠的數量沒有當初統計人員想像中的那麼高,但他們發現就算分佈密度很低,也足以對針葉林造成頗可觀的傷害,松鼠弟會啃樹皮,導致柳杉等針葉林枯死。換句話說,民眾所愛卻是當局之害,想不到吧?

 

 

事情沒那麼單純

 

後來專家研究後發現,赤腹松鼠之所以會去啃樹皮是因為人類在中低海拔大量砍伐森林後,或為了商業造林,或當初沒有好好規畫,大部份只以單一樹種造林,結果赤腹松鼠失去原本的食物來源,不得已只好去吃營養價值較低的樹皮。另一方面,人類對森林的破壞與改造讓一些赤腹松鼠的天敵數量減少,在沒有制衡下赤腹松鼠的數量增長,自然也加大了危害程度。

 

其實不只是森林,在都市的公園裡也偶見松鼠啃樹皮情事,但公園樹種繁多,有各種果實,加上人們的餵食,松樹比較不會去動樹皮的歪腦筋,畢竟樹皮不好吃。

 

(松鼠的叫聲) 

 

盡量不要餵食

 

人類的食物其營養與添加劑對於松鼠來說或許會是負擔,所以在公園借餵食以吸引松鼠的舉動並不值得鼓勵,可能會害了松鼠,而且松鼠在就食時可能會咬傷或抓傷群眾,造成傳染病的散播,也不利公共衛生。另一種相反的情況是有些人會特意去找松鼠窩藏的果實,似乎在玩尋寶遊戲。可人們的遊戲卻有可能導致松鼠有一餐沒一餐的窘境,實為虐待動物。松鼠那麼可愛就別鬧牠們了吧!





延伸閱讀:颱風造成高雄1.5萬棵路樹倒塌,是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