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公布「2019全球十大健康威脅」,其中包括空氣污染與氣候變化(Air pollution and climate change)、非傳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全球流感大流行(Global influenza pandemic)、疲軟又脆弱的環境(Fragile and vulnerable settings)、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伊波拉及其他高危險病原體(Ebola and other high-threat pathogens)、基礎醫療系統薄弱(Weak primary health care)、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登革熱(Dengue) 、愛滋病毒(HIV)。
其中的「疫苗猶豫」顯示,儘管疫苗可用,但民眾仍遲遲不願或拒絕接種疫苗,台灣的流感疫苗猶豫情況明顯,尤其是去年發生疫苗瑕疵事件,使許多民眾對此卻步。
不過接種疫苗是避免疾病最具成效的方法之一,根據WHO資料,接種疫苗每年可預防200萬到300萬例死亡。疫苗猶豫情況越嚴重,防疫缺口就越大。
民眾不願接種疫苗的原因有很多,而WHO的疫苗諮詢小組認為,主要原因有三,包括自滿情緒、獲取疫苗不便、缺乏信心。
自滿情緒
部分民眾可能因為個人信仰、哲學觀點,而拒絕非自然的預防及治療,所以不願意去施打疫苗。
獲取疫苗不便
部分國家的公衛體系沒有那麼完善,對於預防疾病的觀念也不完備,所以使某些族群排斥、畏懼或無從去接種疫苗。
缺乏信心
因為出現部分疫苗不良事件而被過度渲染,引發民眾的恐慌及不信任感,進而使願意接種疫苗的人數大減。
(首圖為示意圖 取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