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發都不對!400億紅包仍面臨這4大難題
何渝婷
2019-01-08 10:45

總統蔡英文在新年談話時表示,過去2年因政府稅收超出預期,將編列400億元的「經濟紅利」,要發一次性紅包給經濟弱勢、月薪3萬元以下的民眾,平均每個人可獲得1萬多元。

 

此項政策當然有人鼓掌叫好,但也有不少民眾深感不滿。民進黨主席卓榮泰昨晚與「館長」陳之漢進行直播節目,談到400億紅包時表示,這個政策需要再思考,包括是一次性還是往後都有?財政來源是否穩定?這都是需要與社會充分對話,而最重要的是「難道這個錢沒有更好的用途嗎?」政府在說明政策時應脫離冷冰冰的數字,讓人民知道實際情形。

 

還稅於民

 

依徵收的稅制來看,繳稅的都是月薪3萬以上的人,但能領經濟紅利的卻是月薪3萬以下的人。既然超徵,為何不發還給民眾?對於許多乖乖繳稅的人來說,顯然不是一件公平的事情。

 

地下經濟未完整申報所得

 

台灣地下經濟的比例相當高,看似不用繳稅,但實際上卻有一些業外收益。導致社會中有某些人明明實際收入比一般人高,卻未完整申報的情況,這也顯現台灣對於失業、地下經濟申報所得情況等問題的不完善,進而使許多民眾產生怨懟。

 

應先償還債務

 

截至去年11月底,台灣中央政府的公共債務仍高達五兆三千億元。在國家仍負債的情況下,不少人認為應該要先償還債務,而不是發出非所有人都能受惠的「小確幸」。

 

是否真的能帶動經濟?

 

台灣在2009年曾發放過消費券,當時經建會評估消費券對GDP的貢獻僅約0.28~0.43%,成效低於預期。雖還不知道此次的紅包會以什麼形式發放,不過若以類似消費券或現金的方式發放,對於台灣本地的經濟恐怕幫助不大。

 

(首圖為示意圖 取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