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成「燙手山芋」!瑞士之所以改變態度,是迫於無奈還是另有隱情?
麻瓜派/文:一柒/張詠晴編譯
2019-09-25 16:30

 

近日,瑞士金融市場監管機構(FINMA)對媒體表示,Facebook旗下的數位貨幣項目Libra,必須接受瑞士的反洗錢審查,同時該項目的進程,必須要經過法律的質詢後才能開展。

 

「在加密貨幣洗錢方面的監管,我們是全世界最嚴格的。」 FINMA的主席Mark Branson特別強調。

 

在此之前,Facebook選中瑞士作為Libra項目營運主體的註冊地,正是衝著瑞士對加密貨幣開放而友好;但Branson的一席話卻表明,瑞士的態度正越發嚴苛。

 

不僅如此,FINMA此後還表示,將與其他國家的監管機構合作,共同監督Libra項目。

 

瑞士為何在幾個月內就「變臉」,想做世界級加密貨幣的Libra再次成為「燙手山芋」?

 

被逼無奈還是另有隱情?

 

耐人尋味的是,雖然瑞士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的態度轉變,但這也僅限於Libra,不影響其他公司。

 

9月16日,據Businesstimes報導,Seba和Sygnum兩家持有加密貨幣牌照的銀行,將於下月開始正式在瑞士營運。

 

但瑞士這次的「變臉」,很顯然是受到美國監管機構兩次來訪的直接影響。

 

此外,考慮到Facebook的龐大規模,瑞士監管機構對其也更加慎重。FINMA的執行長Mark Branson此前曾向媒體透露,「巨額金融交易會帶來聲譽風險,世界各地都是如此。」

 

但他隨後也表示,瑞士不會甘願「做一個二流金融中心」,而解決這種「聲譽風險」的關鍵,在於「瑞士的監管是否可信,以及是否有針對大型參與者的法規框架。」

 

至於影響瑞士態度的間接因素,或許可從周邊國家對Libra的反應中窺見一斑。

 

法國經濟財政部長Bruno Le Maire絕不接受Libra在歐洲大陸發布;德國央行行長Jens Weidmann表示,「穩定幣」可能破壞銀行的存款吸收能力及其商業模式;英國央行總裁Mark Carney指出,一旦Libra失去信用,就會遭到大量拋售,到時會對金融系統造成極大負擔。

 

在歐洲各國幾乎一致的反對聲中,作為Libra註冊地的瑞士,也不得不站出來發聲表態。

 

據麻瓜派瞭解,除了以上談及的兩個主要因素,全球經濟環境瞬息萬變、與歐盟關係的複雜性、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技術發展尚未完全成熟等,都可能是導致瑞士監管機構態度發生轉變的因素。

 

而引來全球反對浪潮、這個出生還不到100天的「巨嬰」Libra,又將如何自處?

 

首先,Libra在白皮書中將自己定位為穩定幣,而如果其能說服美國監管機構,讓他們相信Libra可以透過與其他國家的法幣固定比,來幫助本國平抑通貨膨脹、降低本國生產成本,不會威脅到美元地位,或許未來美國監管機構對Libra的態度會有所轉圜。

 

這也是為什麼Libra項目的發起者Facebook,在聽證會之後大量聘請遊說公司,來幫助說服那些反對Libra項目的官員,這其中還包括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前任助手。

 

其次,美國監管機構所擔心的不只是美元地位的問題,Libra是否會存在洗錢、壟斷的行為仍被提到同等高度。而對於這一點Libra協會上周發布聲明表示其將「遵守反洗錢準則(AML)」,同時如果「成員選擇在 Libra 網路上提供金融服務,則該成員也將遵守這些準則。」

 

再次,目前Libra協會的成員包括Visa、PayPal、Uber、Coinbase等知名公司,但在反對聲的浪潮中,這些成員不僅沒有發聲表示支持,反而向外界透露出退出協會的意思。包括Visa CEO在內的七家公司高管表示,在加入Libra項目時,他們簽署的協議並不具有約束力,因此退出協會也會很輕鬆。

 

這也在某種層面上反映出,Libra協會內部成員與Facebook之間並未達成一致的意見,或許是因為Facebook希望「在2019年之前(在Libra項目中)保持領導地位」。如若Libra想要走的更長遠,就必須解決與協會內部成員之間,關於領導權等方面的矛盾。

 

最後,瑞士監管部門的表態,使得Libra協會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未來是否會像幣安那樣「全球流浪」以逃避監管,或者向Coinbase取經,與監管加深合作?這些都是祖克柏和馬庫斯需要深入考慮的問題。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瑞士監管變卦,Libra成「燙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