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 Buterin:以太坊須擴容至10萬TPS才能持續發展
Libert/張詠晴編譯
2019-03-21 15:59

圖片來源:visualhunt

 

根據Dailyhodl報導,以太坊創辦人Vitalik Buterin近日表示,以太坊平台需要能夠每秒處理至少10萬筆交易,才能保持長期的持續發展。在接受Abra執行長Bill Barhydt採訪時,Buterin透露了他目前最關注三個主要問題。

 

「就重大問題而言,我目前最關心的三個可能是擴容性、隱私性和可用性。先說擴容性,以太坊區塊鏈現在每秒只能處理15筆交易,但我們真的需要達到10萬Tps才行。再說隱私性,你現在做的每一件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完全公開的,但對一大堆用例來說卻不是這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研究一些奇特的加密技術,比如zk-SNARKs來解決這個問題。

 

可用性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許多區塊鏈應用程式在可用性方面非常差。它們經常搞砸事情,然後你會說:『哦,為什麼突然就完全不管用了?為什麼要比我預期的多花10分鐘?』我關心的另一個大挑戰是安全方面的可用性。所以,想出一些簡單易用的方法,讓人們儲存自己的私鑰,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丟失了自己的私鑰或私鑰被盜而變得脆弱不堪。當然還有一些其他有趣的解決方案,但是,要想讓這些不同的方案有所進展,還需要幾年的時間。」

 

Buterin還談到了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正在研究的兩種策略,以將平台的可擴容性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我們正在研究兩種主要的擴容策略。一種是第一層擴容(layer-one scaling),另一種是第二層擴容(layer-two scaling)。第一層擴容基本上意味著改進區塊鏈協議本身來處理更大的交易集。而目前區塊鏈的主要瓶頸基本上是每個用戶都必須下載整個區塊鏈。這意味著區塊鏈所能容納的交易量,不能超過一個人的電腦可以儲存的交易量。

 

我們針對這一方面的解決方案叫做分片(sharding),基本上就是把不同的交易分割成隨機選擇的不同的計算機組。這意味著區塊鏈可以處理比一台電腦所能處理的更多的交易。這可以將擴容性提高大約1000倍,但之後可能會更大。

 

我們正在進行的另一種解決方案叫第二層擴容,這基本上意味著以這樣一種方式設計應用程式:即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在區塊鏈上進行。因此,從根本上講,不是每次用戶做任何事情時都存取區塊鏈,而是使用加密簽名執行大多數鏈下操作。只有在有爭議的時候才需要把數據放到鏈上。

 

在這方面,我們正在研究兩類主要的系統。一個叫做狀態通道(state channel),做這人的團隊比較多。多倫多有一個叫L4的團隊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出色的工作。另一個系統叫Plasma,這方面的工作已經做了很多。OmiseGo就是建立在Plasma基礎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此外還有TheMatter項目,這樣的項目越來越多了。然後,我們的一名研究人員Karl Floersch一直在研究如何實現一個相當完整的Plasma主要規範,這是最新版本的Plasma,在提高擴容性和減少必須儲存的數據量方面,它具有一些非常酷的功能。」

 

至於比特幣,Buterin表示,核心開發者必須在底層提高其tps,否則他們將面臨失去日常交易應用的風險,如果這樣的話,比特幣仍將是一種價值儲存手段。

 

「如果比特幣只是想成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那麼從現實角度來看,它或許是不錯的,儘管我認為它應該轉向權益證明(PoS)。如果它真的想成為人們用於交易的貨幣,那麼我認為底層擴容,同時加快區塊鏈和減少底層的阻塞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第二層擴容方面,能做的事情被嚴重限制住了。第二層的可用性是有限的,且第二層也存在受攻擊的風險。此外,要記住的另一件事是,從第一層獲得的擴容性和使用第二層獲得的擴容性是可乘的。因此,如果第一層擴容性可以提高1000倍,那麼相應地,第二層的Tps也可以安全地提高1000倍。」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Vitalik Buterin:以太坊須擴容至10萬tps才能實現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