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輻)食若符食,核災何災乎?核能何時能?
專欄作家 王智立
2022-01-25 10:30

如果「福(輻)食」只要短短11年就可「符食」(符合食用標準),甚至可以外銷到全世界(即將包括台灣),核災何災乎?核能發電的風險在2011這場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福島核汙染事件活生生的論證中,似乎得到了反證。畢竟,核能發電廠和核武戰爭所帶來毁滅性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福(輻)食若符食,核災何災乎?核能何時能?

11年前,也就是2011年3月11號,日本自有觀測紀錄以來第一個震級超過9的地震,也引發最為嚴重的巨大海嘯,位於日本福島縣(Fukushima)第一核電站受到地震與海嘯侵襲,引發了一連串核事故,大量核污染泄漏到核電廠以外,造成巨大健康和周邊環境影響。

依國際核能事件分級表(International Nuclear Event Scale, INES),以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核能機構(NEA)共同設計,國際原子能總署負責監察,經過長時間評估,最後將本事故列為第七級,也就是最嚴重意外事故等級(Major accident)。每個等級的嚴重性都比前一個等級多十倍:比如七級比六級嚴重十倍,七級比五級嚴重一百倍…以此類推。在過去幾十年的核電廠事故上,福島第一核電廠與1986年4月26號的車諾比核電廠事故(位於蘇聯時期的烏克蘭)並列唯二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第七級事件。

經過11年後,全球只剩極少數如中國大陸、韓國和台灣還沒有完全開放福島及其周邊四縣(茨城、栃木、群馬、千葉)的出口食品。根據媒體報導,台灣的執政黨將依「國際標準」以及「加入日本主導的CPTPP」為由,近期宣布開放福島五縣的相關食品來台。

這是一個以科學為本,政治為主因的決策。短短11年,和台灣面積差不多的福島五縣(37800 vs 36200 平方公里),竟然可以從一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能電廠事故污染地區脫胎換骨,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通過層層把關的輻射核安檢驗,得以出口相關農產品到全球市場。

試問,民進黨的「非核家園」,總是以台灣面積小為由,擔心一旦有核電事故發生時,將面臨萬劫不復的深淵,永世不得超生的絕境。

如果「福(輻)食」只要經過11年就可「符食」(符合食用標準)甚至可以外銷到全世界(即將包括台灣),核災何災乎?核能發電的風險在這場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福島核汙染事件活生生的論證中,似乎得到了最佳反證。畢竟,核能發電廠和核武戰爭所帶來毁滅性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台灣未來以火力發電(30%煤和50%天然氣)為主的能源政策是行不通的。一方面是因為2050達到碳中和目標的國際共識,另一方面是因煤炭的空污問題將持續對民眾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同時造成全民健保財務負擔的不斷提升,這些都是將「#能源成本社會化」的錯誤政策。未來30年,唯有持續擴大發展各種再生能源,積極減少對煤炭的依賴,同時重新審視新一代核電技術和對核電廠安全性的科學評估與專業投資,我們才能真正迎來「經濟」和「環境」平衡發展的永續台灣。

核能是否為綠能?

2022初,歐盟各成員國對於是否將核能列入「綠能永續投資」展開激烈的討論,相信不久之後會逐漸有定論。而在台灣,難道「綠能」只有「綠」營說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