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虧損20億美元,福特延遲自動駕駛和電動化進度
大壯旅 / 何渝婷編譯
2020-05-06 14:50

過去幾個月裡,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大家都「宅」在家裡抗疫,汽車廠商紛紛停產停工,自動駕駛測試車也都「禁足」在家,因此巨頭們那些「敘事宏大」項目的命運,就成了業內人士的關注焦點。

當然,這些項目中關注度最高的還是電動與自動駕駛汽車,畢竟大家對它們背後那個價值兆美元的市場都相當期待。在一季度電話會上,福特率先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Q1福特出現了20億美元的巨額虧損,預計第二季度虧損將增加至50億美元。其營運長Jim Farley也遺憾宣布,福特的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落地,將延遲至2022年。此外,外媒消息稱,福特旗下豪華品牌林肯與電動車新貴Rivian合作的電動SUV開發項目也宣告終結。

需要時間再思考,福特自動駕駛落地延到2022年

2016年年中,福特前CEO Mark Fields宣布高調投入自動駕駛市場,當時它們想在2021年,正式落地自動駕駛商業化服務。顯然,現在福特無法實現原定目標了。不過該公司發言人Dan Pierce指出,此次跳票並非因為技術因素。

在居家隔離期間,Argo團隊的自動駕駛開發也沒有暫停,仿真成了福特不斷打磨自動駕駛軟體的利器。此外,雖然暫停了公路測試,但Arogo的測試車還是每天在匹茲堡的封閉測試場忙碌。

商業落地的延遲,讓福特能有更多時間評估疫情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畢竟在疫情發生前,Jim Farley也曾暗示,相比叫車服務,在自動駕駛上福特更重視貨物遞送。

在接受採訪期間,Farely還強調了商用車輛對福特業務的重要性。這點並不令人驚訝,畢竟福特新發的兩款電動車型一款是F-150,一款是全順小貨車,而它們的受眾群體中大頭是車隊營運商(電動車能節省營運和維護費用)。

在疫情期間,叫車服務市場幾乎完全消失。即使未來疫情減緩,社會逐步重啓,恐怕還是會有許多人選擇暫時遠離共享概念,畢竟誰也不知道上一個用車的人身上是否有病毒,這也是最近通用決定砍掉Maven叫車服務的原因。

Waymo最近也暗示,它們並不會自行營運叫車服務,而是選擇與其他的平台服務商(比如Lyft或Uber)合作。

載人不行了,許多自動駕駛公司也開始將目光轉向載貨,畢竟疫情期間大家都足不出戶,遞送產業正處在巔峰期。

強調貨物遞送,也讓福特更容易獲取公眾對自動駕駛技術的信任感。如果人們不用乘坐自動駕駛汽車,但卻能在街頭巷尾看到這些車輛送貨的身影,就會自然而然假定它們是安全的,好感度當然會上升。此外,順利收到貨物的用戶,也不會抱怨車輛中途繞路。

對福特來說,無人遞送車的營運成本也優勢巨大,因為它們無需次次進行消殺和內部清潔,而且整個清潔過程自動化程度也高不少(比如在門把手上裝紫外線燈,每次取貨完成就自動進行消毒殺菌。

對福特來說,利用這段時間來理解用戶心理確實意義重大,畢竟2023年前,它們還要在出行業務上投入超過40億美元,而大眾對Argo的投資也很快就會落地。

當然,福特肯定不是唯一一個宣布自動駕駛落地延期的公司,未來我們肯定會聽到更多有關延期甚至戰略變更的重磅消息。

林肯純電SUV項目取消

除了自動駕駛商業落地跳票,福特旗下豪華品牌林肯的純電動SUV研發項目,因為疫情影響正式告吹。按照原計劃,林肯這款純電SUV,將用上電動車新創公司Rivian的Skateboard平台(福特已投資Rivian 5億美元)。不過,未來雙方還會在其它項目上繼續合作。

「考慮到現在的市場環境,林肯與Rivian決定不再繼續基於Skateboard平台純電動SUV的研發。」林肯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寫道。「這是林肯與Rivian共同作出的決定,因為市場環境變化太快,我們將重新審視現有產品規劃。」

外界恐怕無從知曉,疫情到底對該項目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但在生產這個問題上,肯定是遭受了重創。鑒於許多工程師不得不在家工作,因此福特未來許多車型的進度都會受到影響。

不單是福特的項目延期了,風頭正勁的Rivian也延後了R1T和R1S兩款重磅車型的正式發布時間(從今年年末改成明年年初),原因也是受疫情影響。在拿到福特5億美元投資前,還有亞馬遜掏7億美元為Rivian背書。此外,福特還參與了另一輪對Rivian的投資,總金額高達13億美元。

在電動化這件事上,福特預計要投入115億美元,最先出成果的是野馬Mach-E與電動版F-150皮卡車。

現在看來,未來電動車市場的需求恐怕會有較大變數,畢竟在疫情影響下石油價格出現了熔斷。此外,川普政府對電動車感冒,正試圖停掉對電動車的政策補助。

本文為雷鋒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Q1虧損20億美元,福特自動駕駛和電動化進度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