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大操縱家」的這位才是真正的美國總統?
郭珈寧/編譯
2017-02-11 09:00

 

在最近一期美國娛樂節目《週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中,喜劇演員鮑德溫(Alec Baldwin)扮演的美國總統川普在給各國領導人打電話,他身後站著一位黑衣「魔鬼」給他出謀劃策。節目末了,魔鬼對「川普」說,我能坐回我的辦公桌嗎?「川普」回答道:當然,總統先生!說完起身把總統的位置讓給了魔鬼。

 

(《週六夜現場》視頻截圖:「川普」和魔鬼「史帝芬」)

 

節目中魔鬼的名字叫史蒂芬,諷刺的正是川普現任首席戰略師史蒂芬‧巴農(Steve Bannon)。巴農被媒體和一些批評人士稱為「站在川普身後的男人」、「幕後人」、「大操縱者」、「全世界權力第二大的人」、甚至「美國真正的總統」‧‧‧‧‧‧

 

除了是川普的首席戰略師、高級顧問,毫無從政和外交政策經驗的巴農最近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成員。這樣的地位更是讓外界猜測這位幾周前似乎還名不見經傳的人物,是如何迅速上升到權力中心的?

 

誰是巴農?

 

巴農1953年出生在維吉尼亞州一個愛爾蘭天主教家庭,1976年從維吉尼亞理工學院(Virginia Tech)本科畢業,之後分別在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和哈佛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和MBA學位,從1977年至1985年期間,他一直在美國海軍服役。

 

退役後,巴農在著名投行高盛找到了工作,從事併購交易,之後他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從事媒體行業的併購。

 

1998年,在把自己的小投行賣出後,巴農投身好萊塢搖身一變成為了電影執行製片人。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政治熱情逐漸開始萌發。

 

2004年,受911恐襲事件的觸動,他製作了關於美國前總統雷根的紀錄片「惡魔面前」(In the Face of Evil)。就是在這個時候,他認識了安德魯.布萊巴特(Andrew Breitbart)。

 

「另類右翼」

 

在巴農和布萊巴特認識的時候,布萊巴特正在籌辦自己的新聞網站,巴農決定和他一起幹。2015年巴農在接受《彭博商業週刊》採訪時回憶說,我們的理念、安德魯的理念一直是創建一家全球性、中間偏右、民粹主義的反建制新聞網站。

 

2005年,布萊巴特的新聞網站breitbart.com開始運營。

 

而在此期間,巴農又製作了幾部政治題材的紀錄片,包括2010年為茶黨崛起搖旗呐喊的「為美國而戰」(Battle for America)、2011年關於共和黨總統參選人裴琳(Palin)的「不可擊敗的人」 (The Undefeated)。

 

2012年,布萊巴特因心臟病突發去世,巴農決定繼續把網站辦下去。

 

在巴農的領導下,Breitbart逐漸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右翼新聞網站之一。特別是在美國大選期間,Breitbart更是成為「另類右翼」(Alternative Right)發聲的平台。一般認為,「另類右翼」以反建制、建立清一色的白人社會為主要訴求,向所有自由主義者、傳統保守共和黨人,以及他們所代表的「政治正確性」宣戰。

 

據Breitbart自己公佈的資料,去年10月,該網站點擊量創下了2.4億的歷史新高、獨立訪客數量達到了3700萬。Breitbart在社交媒體上的影響力有時甚至超過了主流媒體。據《紐約時報》的資料,在去年11月8日大選日當晚,Breitbart臉書頁面的使用者互動數量位列該網站第四位,擊敗了福克斯新聞、CNN和《紐約時報》等主流大媒體。

 

雖然巴農自己予以否認,但批評人士普遍認為正是在巴農帶領下,網站逐漸變為極右翼白人民族主義者的言論平台,並推動了「另類右翼」勢力的增長。

 

該網站的不少文章引起過極大的爭議,比如:「比爾.克裡斯托爾:共和黨的攪局者、叛徒猶太人(Bill Kristol: Republican spoiler, renegade Jew)」、「節育讓女人失去魅力變瘋狂(Birth control makes women unattractive and crazy)」、「你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女權主義者還是寧可其得癌症?(Would you rather your child had feminism or cancer?)」等等。

 

而巴農本人也曾有過不少令人瞠目的言論,並被一些媒體貼上了「極右翼分子」、「白人至上主義者」、「反猶太主義者」等標籤。去年8月,巴農在接受美國政治雜誌《鐘斯母親》(Mother Jones)採訪時承認所謂的「另類右翼」運動吸引了白人民族主義者和反猶太主義者,「另類右翼的理念是不是吸引了一些白人種族主義者呢?也許吧;是不是反猶太主義者也被吸引了呢?也許。」

 

在2011年的一次廣播訪談中,巴農對婦女解放運動有這樣的評論:「婦女解放運動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事實上,能夠領導這個國家的女性應該是注重家庭的,她們有丈夫、愛她們的孩子。她們不會是那些從新英格蘭地區『七姊妹』學校出來的一群女同性戀者。」

 

大操縱家?

 

川普是在2011年認識巴農的,之後川普幾次到巴農的Breitbart電台接受採訪。據介紹他們認識的川普副競選經理博西(David Bossie)稱,他們都相信對方的計畫,並因此越走越近。

 

去年8月份,在獲得共和黨內提名後,川普正式聘請巴農出任他競選團隊的首席執行官,當時他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這樣評價巴農:「我認識巴農和康維(新競選經理)很久了,他們都是很棒的人,而且都是人生贏家,我的團隊需要他們來贏得競選。」

 

巴農在接受任命的同時辭去了Breitbart執行主席的職務。

 

而在贏得大選之後,川普迅速將巴農任命為白宮首席戰略師和高級顧問,巴農不僅參與起草川普的就職演講稿、還幫助他挑選內閣成員,同時他還把Breitbart News的一些人馬帶進白宮當助手。

 

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近期的一篇文章稱,川普總統採取的每一個重大舉措背後都有這位保守派媒體人士的烙印,從涉及7個穆斯林國家的移民禁令到提名戈薩奇(Neil Gorsuch)出任大法官,都能看到巴農的身影。

 

文章援引Newsmax首席執行長、同時也是川普朋友Christopher Ruddy的話說,「史蒂芬(巴農)是川普政府主要的意識形態推動者,同時是首席意識形態官,有很強的個人觀點。我們認為把他倆連接在一起的是他們的世界觀」。

 

而新一期《時代》週刊以巴農作為封面,配的標題是「大操縱家─史蒂芬‧巴農 白宮首席戰略師」(The Great Manipulator: Steve Bannon Chief White House Strategist)。

 

(巴農登上新一期《時代週刊》封面。來源:網路)

 

《時代》週刊在這篇題為「史蒂芬.巴農是世界上權力第二大的人嗎?」的文章中這樣寫道:「一個時間段內只會有一位美國總統,唐納‧川普不會讓出自己的權力。但是在他剛剛入主賓夕法尼亞州大道1600號(白宮所在地)的日子裡,身材矮胖、衣著淩亂的巴農(唯一一位膽敢不著西裝領帶就來晉見川普的男助手)有辦法讓自己成為最有影響力的人”。

 

《紐約時報》也在之前一篇題為「巴農總統?」的社論中對巴農對川普的影響力提出了質疑:「許多總統都有重要的政治顧問,其中一些顧問曾被懷疑在幕後暗中操縱政策的制定。然而,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政治副手像史蒂芬‧巴農這樣厚顏無恥地積攢權力;我們也從來沒有見過哪位顧問像他這樣如此迅速、如此大地破壞他老闆的支持地位或者說對權力的炫耀。」

 

川普最近做出的一個讓很多人大感意外的決定:把巴農加入到國家安全委員會中,更是讓外界對巴農的角色大加詬病。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稱這一決定是「危險的、前所未有的」、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John McCain)稱該舉動與近代歷史「嚴重背離」。

 

主流媒體均認為川普不應該把這樣一位有黨派傾向的人納入進來,和國務卿、國防部長等其他高級官員平起平坐。

 

《紐約時報》上述社論稱,川普在制定國家安全政策上給巴農安排了正式的位置,這不僅僅是打破了傳統,還帶來了將國家安全政治化的風險,或者給人有這樣的印象。

 

川普:我自己說了算!

 

甚至還有媒體猜測說,川普在簽署行政令的時候,甚至不知道自己給了巴農如此重要的位置,因為在簽署相關行政令之前,他並沒有被完全告知該項行政令的細節,包括讓巴農進國家安全委員會。

 

這更讓外界懷疑川普是否真的成了巴農的傀儡。

 

不過,面對媒體有關「巴農的權力超過了總統、他才是白宮做決定的人」的討論,川普週二在推特上予以了還擊:「我自己做的決定,很多是根據資料,每個人都知道。一些『虛假消息』媒體,為了排斥異己,撒謊!」

 

 

首圖取自Flickr

以上圖文,由界面新聞授權。

界面新聞只服務於獨立思考的人群,據說全中國最牛的記者都在這裡寫稿。想勾搭他們就速速下載「界面」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