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視訊會議焦慮,微軟正努力使Teams成為Zoom的替代者
楊麗 / 鄭寧編譯
2020-07-10 15:00

視訊會議如果僅僅只是滿足開會的基本需求,那想像空間就太小了。

自從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以來,各地對雲端視訊會議需求持續猛增,企業復工、學校復課尚無法完全實現的情況下,「遠端」、「線上」加線下的混合模式,成為當下的一個重要趨勢。在過去幾個月裡,微軟花了大量的時間研究如何重新定義視訊會議的方式。

7月9日,微軟旗下共同辦公軟體Teams團隊公布了一組新功能,讓線上的這種虛擬互動更加自然、互動性強且更加人性化。

如擴容支援1000人同時線上,AI追蹤人臉表情,即時字幕轉錄及翻譯,無線投影,並匯集Cortana語音助手與微軟Teams硬體顯示器等,在聚焦開會本質屬性的同時,也能減少與會者的疲勞感。

而其中,最主要的一項發布,是名「Together模式」的功能。 其設計初衷是幫助遠端工作者,尤其是被迫待在家中上課的學生減輕長期社交隔離所帶來的心理壓力。

該功能利用AI技術,將與會者頭像放在共用背景中(比如大學禮堂中的一排排座椅)。透過關注他人的臉部表情和肢體動作,讓整場會議更具互動性,並使人更容易捕捉到人機互動中非常重要的非語言暗示。

微軟研究院跨學科科學家、微軟技術長Jaron Lanier回答了全球媒體的提問。關於新增Together模式功能是否會佔用終端使用者頻寬及計算資源時,Jaron Lanier解釋:「當前的架構是將完整的視覺展示在雲端上組裝完成,然後透過流式計算的方式再傳輸給使用者終端,因此這種方式不會影響使用者頻寬。」

據Lanie所述,該功能更適用於需要多人發言的會議,例如腦力激盪、圓桌會議等。對於不同規模、不同場景下的視訊會議,也設置了相應的「大型藝廊視圖」、「線上分組討論室」功能。

在後續的部落格中,Jaron Lanier詳細說明了Together模式的應用場景及技術邏輯。

其中,多人對話、頻繁參加會議、上課時小組無法保持專注、閱讀等場景下是開啟Together模式的理想情況。反之,像開會時需要展示物體如白板、共用螢幕展示文件時,則效果會不太好。

目前Together模式的初始版本一次最多可支援49人同時線上,尤其在大螢幕比如微軟的Surface Studio上的效果就相當好。

Lanier關於這一模式提出的背後,在於他對虛擬空間的理解。

在他看來,人的大腦可以依靠社交/空間感知自然地追蹤他人的情緒,不透過語言就可以直觀地傳達訊號。在網路中,人其實是無法判斷對方相對於螢幕的位置。比如,視訊會議往往會造成眼神接觸的假像,與會者總會錯誤地朝著某個方向看。

不過, Lanier也提醒到,這種讓大家放鬆的模式並不是只為好玩,結果浪費了時間,而是透過加強與他人互動的方式,建立信任和舒適感。

那麼Together模式如何發揮出其最佳成效呢?換句話講,隨著全球各地疫情相對控制住,線上與線下的復工及複課成為必然趨勢,短期內的線上流量視窗期已過的背景下,以視訊會議為主要訴求的產品或解決方案必然面臨著用戶流失的危險。

在此之前,微軟Teams公布了對於全球市場新用戶免費開放6個月的智慧遠端會議服務。而隨後,Zoom被曝出安全性漏洞問題後,微軟更是抓住了這一機會,大力推廣自家產品。僅在4月就有3400多萬個工作組會議,全球超過183000個教育機構使用Teams。

到如今,正是Teams增加用戶黏著度,以穩固當下市場格局的關鍵時刻。

正如,Lanier所指出的,「我們從客戶那裡學到了很多如何使會議更具吸引力和知識轉播的方式」。對於多數雲端視訊會議提供商而言,在設計與上線新的產品解決方案時,何嘗不是需要從使用者市場的價值去思考?

本文為雷鋒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拯救視訊會議焦慮,微軟正努力使Teams成為Zoom的替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