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取自pixabay)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觀念已經深植在大眾的觀念之中,但你有聽過「宿醉酒駕」這個隱形殺手嗎?
根據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統計,從105年到今年4月,早上6點到中午12點間的酒駕取締件數就有1萬1032件,佔全日總取締數約27.69%。
根據台中市政府警察局統計,今年1到10月共取締1萬0586件酒駕案件,其中,早上6點到10點的取締案件達1318件,佔總比例12.5%。
為什麼在早晨酒駕的人數會越來越多呢?關鍵在於「宿醉酒駕」。
駕駛人若前一晚有喝烈酒、大量飲酒、喝很晚等情況,其實並不是睡一覺,就能使體內的酒精成分完全被代謝掉,自認為已休息足夠就在隔日開車,除了酒測值極有可能超標,對於道路安全也有一定的危險性。
因為宿醉駕車與酒後駕車一樣,都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開車速度變慢、偏離駕駛路線等問題。
根據刑事警察局研究,人體酒精代謝速度因人而異,每小時約為0.05至0.20毫克/公升間,多數人的代謝率平均值約為0.10毫克/公升。所以台中市政府警察局也特別呼籲駕駛人,如果前一晚夜間飲酒有過量或過晚的情況,應視個人體質充分休息,以避免「宿醉酒駕」情形發生。
若隔天仍必須出門,則建議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以免因酒精殘留體內而小則受罰,大則發生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