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崇拜症候群!7個關鍵台灣學不來
余宗翰
2016-10-25 18:45

透過天下、遠見、商周等雜誌的介紹,「效法荷蘭」在台灣又成為夯議題!因為荷蘭國土面積、人口密度、樞紐位置與台灣都很相似,台灣社會近期確實對荷蘭關愛有加。

 

最經典的莫過於台北市長柯文哲,選前口口聲聲說要以新加坡為目標,十月中旬卻突然改口,以「台灣已走上民主,不可能變成新加坡」為由,改以荷蘭阿姆斯特丹與日本大阪為學習對象,還附上一句「荷蘭不僅民主制度值得學習,也與台灣有過殖民關係!」

 

荷蘭是個擅長協商的內閣制民主國家

 

荷蘭是歷史悠久的商業、金融大國,這促成荷蘭善於協商的政治運作傳統,確實很值得台灣眾多政治人物學習。不過,荷蘭的內閣制恐怕是台灣學不來的,雖然同為民主制度,內閣制的運作模式與總統制大不相同。

 

舉例來說,人民選出下議院議員,再由下議院的多數黨擔任主持政事的內閣(因為荷蘭沒有特別大的黨派,所以幾乎都是聯合內閣),也就是說,不僅領導者不是由人民直接選出,且因為組閣的是議院的多數席次,所以內閣的意志很難受到挑戰。

 

內閣制的好處是施政不易受制肘,或許很適合現在施政效率低、政令時常搖擺的台灣,但連直選總統的制度都被大眾斥為間接民主而不滿的民情下,更間接的內閣制台灣人能夠接受?

 

 

雖然都位居樞紐   台荷其實大不相同

 

荷蘭的地理條件十分優越,歐洲三大河流萊茵河、馬斯河、斯海爾德河都流經荷蘭,北邊、西邊又靠海,利於中轉貿易。更棒的是,荷蘭居於南鄰法國、東接德國、北望英國,優越的地理位置帶動荷蘭的金融與出口業。

 

雖然都位居要津,與台灣不同的是,荷蘭從16世紀以來一直是金融業的重要聚落,擁有集群區位(當某個產業在某地發達後,當地就會產生發展某產業的誘因與助力),別說金融聚落,世界上很多重要的國際組織與總部都設置於荷蘭,這都是台灣遠比不上的。

 

 

另外,雖然大家都說荷蘭資源貧瘠,事實上,荷蘭的天然氣儲量豐富,2005年開採量高達745億立方米,為全世界第十天然氣田。荷蘭的發電有六成來自天然氣。天然氣有多昂貴相信大家都知道,根據《荷事生非網》刊載的陳亮宇文章,荷蘭的能源部門佔全國GDP的7%左右。更別提荷蘭有殼牌石油這個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

 

 

語言優勢台灣學不來

 

語言能力也是荷蘭發展的一大助力,雖然台灣與發展規模巨大的中國語言相通,但因為政治因素這個助因有很多負面阻礙。而荷蘭,因為荷語與英語是十分親近的語言,都是日耳曼語族的北日耳曼語(德國也是),所以荷蘭幾乎人人都會說英語,這點是台灣比不上的。而荷蘭人學德語也很容易,利於跟東鄰德國打交道,另一主要外語則是法語。

 

台灣雖然因為哈日哈韓,很多人都學了日語韓語為第二外語,但因為是不同語系,差距太大,學習十分困難。

 

 

荷蘭稅額高出3~4倍

 

根據《天下雜誌》,荷蘭個人所得稅從33~52%不等,而台灣,根據《關鍵評論網》的統合計算,全國平均所得稅率約為13%,相較之下,荷蘭的稅率約為台灣的3~4倍強。也因而,荷蘭有很好的社會福利,而且引據旅荷部落客的見聞,荷蘭人工作「不堪壓力負荷」,也能算是職業傷害。大家都想要高福利,但高稅率這點恐怕是台灣人不想學的「發展優勢」。

 

台荷農業條件的差距

 

台灣人近幾年不斷呼籲農業的重要性,而荷蘭身為數一數二的農產品輸出大國自然受到眾多台灣人的推崇,然而,首先荷蘭比台灣大了5000平方公里,人口少了600多萬人,而且荷蘭國土幾乎都是平地,反觀台灣約有2/3的國土是山地,台荷之間有很大的發展差距。另外,荷蘭有50%的農業構成是畜牧業,是全世界奶酪產量最大的國家。

 

台灣的花卉產業曾經是世界第一,後來被荷蘭超越,現今荷蘭的花卉輸出佔全世界60%,台灣被遠甩在後頭。雖然台灣在蘭花培育有其優勢,但鄰近的中日韓都積極搶佔市場,要突圍並不容易。

 

 

所謂「適合台灣學習」到底是適合在哪?

 

學習自然是好事,但所謂適合不適合,到底所謂何來? 國土面積接近、都很會回收、都位居樞紐位置、都是民主制? 不久前才興沖沖地說要學北歐、要學德國、要學南韓、要學新加坡,沒過幾年就心猿意馬,實在很好奇這次「蘭學東漸」可以持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