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現在,會是區塊鏈的明天嗎?(中)
星球日報/張詠晴編譯
2018-09-26 09:05

互聯網的誕生並不意味著互聯網的普及,後者還取決於普通人造訪網路的門檻。初期的互聯網還是「封閉」的,主要向軍隊、研究人員和學術機構開放。要想上網,一般需要隸屬於一所大學或者一家研究機構。雖然大概在七八十年代,民眾可以借電話線連網(還要用modem),可是那時的電腦無論從體積還是價格上來說,都讓人高不可攀,並不是所有人都買得起電腦,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玩電腦。

 

真正讓互聯網大規模普及的是全球資訊網。設計者的初衷同樣是「去中心化」。

 

如《好奇心日報》報導,「在 1980 年代末,電腦使用者是這麼上網的:首先你得知道網站,然後在電腦執行遠端控制程序 (Telnet),輸入一串數字和點代表伺服器,輸入帳號和密碼以驗證身份,再輸入命令讓遠端的主機運行,一層一層地往下找訊息。」在導出數據的過程中,可能還會受限於作業系統,這個過程顯然讓人無比糾結。

 

有了全球資訊網,用戶只需要在瀏覽器中鍵入或點擊一個超連結,就能直接跳轉到你想去的地方。無數網站開頭的那個WWW,就是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簡稱WWW)。

 

任職於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在 80 年代末發明了全球資訊網,在1991 年做出第一個圖形介面的網頁瀏覽器。在他眼中,這種「網狀」查詢資源的方式,取代了原來「樹狀」的結構,讓訊息的傳播變得更為自由。

 

「我當時在為全球資訊網找一個名字時,我想要強調的元素,就是它是去中心化的,讓任何東西都可以連接到任何東西。」伯納斯·李強調。

 

4

全球資訊網之父 Tim Berners-Lee

 

伯納斯·李堅持,全球資訊網的協議應該免費開放,並且永遠納入公共領域。他並沒有為全球資訊網申請專利。根據《創新者》一書,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在一份文件中宣布它「放棄該代碼的所有知識產權,包括它的原始碼以及二進位(binary)形式,同時允許任何人使用、複製、修改和再分發」。

 

無數的瀏覽器、網頁和應用應運而生。不過,去中心化的理想不再。

 

到了今天,世界上大多數的路由器和基地台等通訊基礎建設,都由各國通訊巨頭掌握,移動互聯網的 APP 成為訊息孤島,流量則被 Facebook、谷歌和亞馬遜等互聯網巨頭壟斷。這些公司加速了互聯網的普及,也壟斷了互聯網的話語權。

 

去中心化這個看似美好的初衷一再異化。究其原因,徹底分散式的模式並不高效,「規模效應」帶來了「邊際成本」的遞減,每個人建一個路由器,不如一個區域共享路由。

 

有人認為去重拾過去恰逢其時,當儲存成本下降,信任將更為重要; 有人相信每十年都會出現新一代的作業系統,區塊鏈是下一代;更有甚者即便看不懂,也不可以錯過。

 

互聯網沒能達成去中心化的初衷,也不妨礙它改變人類生活方式。

 

哪個協議會勝出?

 

那麼問題來了,該押注誰?慢時代半步,會被拋棄;快時代半步,身先士卒。對於此時的區塊鏈,押注基礎建設,是不二選擇。

 

互聯網的形成,要歸功於 TCP/IP 協議,互聯網的普及,就得談及基於 HTTP 協議的全球資訊網。

 

20 世紀 70 年代初期,不同類型的電腦使用著不同的語言,不同區域網路之間也有不同的協議(通訊規則),導致他們之間溝通困難。當時就職於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的羅伯特·卡恩(Robert Elliot Kahn)與溫特·瑟夫(Vint Cerf),開始制定一個通訊規則,讓這些主機能遵循這套規則通訊。

 

5

發明 TCP/IP 協議的男人

 

1981年,威斯康辛大學的勞倫斯·蘭德韋伯(Lawrence Landweber)聯合了一批沒有連接「阿帕網」的大學,共同創建了另一個基於 TCP/IP 協議的網路,該網路名為「CSNET」。他說:「當時美國只有很少一部分電腦研究機構能夠聯網。」

 

「CSNET」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網路(NSFNET)的前身,後來逐漸成為網際網路的主幹,「阿帕網」的地位開始動搖。

 

另據《雷鋒網》報導,一直到 1983 年 1 月 1 日,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決定以 TCP/IP 協議取代舊網路核心協議 NCP 後,互聯網正式結束了舊通訊協議的多方割據狀態。

 

後來,兩位發明者選擇將 TCP/IP 協議的規範和技術開放,讓所有廠商的電腦都能免費實現互相通訊,並且在接下來的十年時間裡,說服大家用這個協議。隨著 UNIX、IBM、微軟等主流的軟硬體廠商逐漸選擇 TCP/IP 協議,其地位也越來越穩固。

 

TCP/IP 協議的勝出離不開「農村包圍城市」的聯盟策略,以及一堆大廠的支持,更離不開發明者的分享精神。

 

開源作業系統帶來的免費、自由和開放,是一種有利的武器。蘋果是全球利潤率最高的硬體廠商,但安卓作業系統的市佔率遠超過蘋果。在 Windows 和 Mac 獨大的今天,Linux 作業系統仍然是工程師的最愛。

  

全球資訊網說白了,是一款幫你找內容及資源的工具。當時,各種新興的互聯網協議和內容查找工具也是各據山頭,比如 Veronica 和 Gopher、Archie 和 FTP、全球資訊網等。1993 年 4 月,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宣布,全球資訊網對任何人免費開放,並不收取任何費用。兩個月之後 Gopher 宣布不再免費,用戶從 Gopher 轉向全球資訊網。

 

談再多情懷還是要拿商業邏輯講道理。除了免費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全球資訊網的應用前景,豐富而低門檻。

 

Mosaic 等瀏覽器簡易的圖形化操作介面抓住了用戶,也奠定了全球資訊網的地位。

 

沈迷研究球員數據的楊致遠,本來費盡心思研究 Gopher 和 FTP,在Mosaic 瀏覽器推出後,旋即轉向了全球資訊網,開始親手編纂了一份「分類網站目錄」。這份全球資訊網指南就是後來的「雅虎」(Yahoo!)。

 

上篇連結:互聯網的現在,會是區塊鏈的明天嗎?(上)

下篇連結:互聯網的現在,會是區塊鏈的明天嗎?(下)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昨日互聯網,明日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