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海誠在《你的名字》加入日本祭典的元素,被視為重要祭祀品的口嚼酒因而討論度大增,甚至有人想去日本買口嚼酒喝喝看。其實不用去日本,台灣幾乎所有原住民都有口嚼酒文化。
最早的清酒就是口嚼酒
因為古早人們不知道要怎麼製造釀酒的酒麴,最簡單的製麴法就是利用口水中的發酵物質。據說日本的清酒最早就是用口嚼法製麴。清酒在日本神道教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不僅可用來驅邪,在結婚禮儀中,新婚夫婦會交杯喝下清酒,代表一種結婚誓言。這一文化也有被《你的名字》劇情擷取。清酒在神道教文化中是聖潔之物,所以必須由年輕的處女製造口嚼酒麴,這點也可見於《你的名字》。
台灣的原住民也有口嚼酒文化
根據台灣早期史料《諸羅縣誌》,裡面記載了早期原住民製造小米酒的方法。「搗米成粉,番女嚼米置地,越宿以為,調粉以釀,沃以水,色白,曰姑待酒」
意思是原住民婦女將米搗成粉,並用嘴巴咀嚼一些小米吐出靜置隔夜發酵,然後混入粉狀小米釀酒,摻入水後呈白色,原住民稱之為姑待酒。文獻中還記載這種酒味道微酸,綜合色白微酸兩個特點,猜測姑待酒就是現今的小米酒。
據說現在某些原住民還有做口嚼酒,但因為現代人重視衛生,也有較先進的製麴技術,可推想口嚼酒會慢慢勢微。
小米酒對原住民的意義
阿美族的豐年祭裡,族人相信祭酒有避邪的作用,進行祭典時會有人不停地給與會人士斟酒,象徵守護神與族人同在。卑南族有用酒敬天的儀式。另有海祭儀式,祭祀者將小米酒帶到海邊,並在海邊煮小米糕,由祭司向蘭嶼的方向禱念祭文,祈求上天賜福。
大部份的原住民都會釀酒,也喜歡與賓客好友共享好酒,這是原住民文化重要的環節,唯一的異數是蘭嶼達悟族,儘管蘭嶼島上可種小米。
延伸閱讀:喝啤酒能促進人際關係,但還是別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