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彈少年:來自贏家霸凌的無辜受害者
何渝婷
2017-02-08 11:10

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共入圍了九部電影,其中一部非常受到矚目的丹麥片,叫做《拆彈少年》,這部電影是改編自真人真事,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戰敗之後,強迫德國戰俘必須以血肉之軀協助清除德軍所埋設的大小地雷,以交換遣返回國,而被派去拆彈的部隊其實只是一群青少年。

 

西方影視作品中以世界大戰為主題的不在少數,而納粹德軍也幾乎是以加害者的形象出現,不過在《拆彈少年》裡卻以戰敗的德軍為受害者,從開場就點明了這是一部勝利者暴力、霸凌的電影,遇上淪為戰俘的德軍,一看不順眼就可以把他們從隊伍中叫出來痛打一頓也不會有人敢吭聲。

 

 

在歷史上確有其事,二戰時期,佔領丹麥的德軍為了防英美盟軍在丹麥登陸,就沿著海岸線埋下兩百萬顆地雷,結果盟軍改在諾曼地登陸,而德國戰敗後不僅要面對各國的索賠,更是被認為應該要為佔領時期留下的地雷負責,所以一批又一批的戰俘留下來為他們的「祖國」扛起責任。

 

經過長期的戰爭、欺壓,丹麥人對德國人充滿仇恨,不在乎負責拆彈的都是群未成年的孩子,也不在乎他們有沒有飯吃,更不用說有沒有人被炸得血肉模糊。

 

戰爭從來是勝利者的天下,戰敗者只能低聲下氣接受各種譏諷嘲笑、胡亂打罵,勝利的德軍曾做過傷天害理的事,但當德軍戰敗,勝利者也要用「以牙還牙」的方式去報復嗎?而這樣的報復是否真的有解氣,是否真的向對的人表達出不滿呢?

 

 

對德國人充滿仇恨的丹麥士官長Carl接收了一隊接受過簡易掃雷訓練的少年兵戰俘,從一開始的痛恨,到後來慢慢體認到這些人雖然是德國人,但更是一害怕會哭著想找媽媽、未經世事的少年,在客觀的角度來說,他們做錯了什麼?大概就是錯在身為德國人吧......

 

這是一部沒有戰爭的戰爭片,沒有多轟烈的場景,但每個細節都很觸動人心,少年兵們趴在地上匍匐前進,小心翼翼地撥開沙土、打開地雷、取出雷管,可以看出每個稚嫩蒼白的臉龐,寫著迷茫、想家以及無助,他們不知道下一秒自己會不會被炸得四肢分離甚至葬送性命,但他們別無選擇,不能逃走、不能不拆,只能過一天算一天。

 

 

電影除了挖出史實也探討人性,深埋的地雷不除,土地就無法恢復正常使用,同理,戰爭在人與人及國與國之間留下的仇恨不除,又如何談重建與往來呢?前人造的孽要後人來償還,上一代的仇恨要讓下一代承擔,應該嗎?

 

在絕望的日子中,少年兵們還是能自得其樂笑談著回到德國嚮往的生活,有人要做技師、有人想做建築師、有人想交女朋友,他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完成任務回到德國,當你已經為他們所織的藍圖感到期待與嚮往時,「砰」的爆炸聲瞬間炸毀了少年兵與觀眾所有的希望,14個少年兵只剩下4個。

 

 

看著這群少年兵一個又一個離去,丹麥士官長Carl雖然沒有寬恕德國的罪行,但也不認為這些剩餘的拆彈少年必須負擔這些責任,當初靠著「任務完成就回家」一直撐到最後的少年兵們,不能再讓他們繼續回到那個過著沒有明天的日子,因為在這場報復遊戲中,少年兵們必定有輸無贏,Carl最終撤走了界定任務區的黑旗,讓他們回家。

 

《拆彈少年》的英文片名為《Land of Mine》,既是「我的土地」又是「地雷之地」,在真正的史實中,戰後至少有兩千名戰俘被迫留下來清理地雷,其中有將近一半不是殘廢就是喪命,《拆彈少年》用加害者與被害者角色顛倒的手法,讓觀眾反思「復仇」的尺度與正確性,這一切到底是誰該承受,而所謂的「正義」真的是正確的嗎?

 

(圖片皆取自Under Sandet / Land of Mine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