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變白不是你的錯,是你的基因有缺陷
洪嘉鎂/編譯
2016-01-16 17:14

身為黃色人種,亞洲人對白皮膚的追求已經到了讓世界驚訝的地步。所有的護膚產品中,只要加入了「美白」的噱頭,一定是賣的最好的。那些鉛汞含量超標的美白化妝品們,在其他各國都被禁,但只要進入中國就不愁沒有市場。到了夏天,所有人紛紛裹上一身的防曬霜,還要長衣長褲。

 

 

白=美,似乎已經成了華人眼中一道既定的公式。一白遮百醜嘛。

 

 

有人說這是西方文明當年作為先進文明強勢壓來時給我們留下的心理陰影,覺得西方哪哪兒都好,包括白皮膚。也有人說這是一種等級區分方式,皮膚黃黑會被認為經常在外幹活,是底層人民的表現;而上流階級足不出戶,白皮膚就是最好的象徵。

 

 

其實不管有沒有西方入侵,我們老祖宗八百年前就在孜孜不倦地致力於美白了。秦始皇都還沒出現的先秦,就有人唱:「素以為絢兮。」也就是白就是美嘛。到了漢代,每到重要場合就要化白妝,也就是把臉塗成慘白慘白的一片。到了清朝,李漁寫的美女鑑賞寶典《閒情偶寄.聲容部》裡作出了正式說明:「婦人本質,惟白最難。常有眉目口齒般般入畫,而缺陷獨在肌膚者。」

 

 

扯那些文化上的原因不太靠譜,分分鐘被歷史打臉。於是一群中國、美國和歐洲的科學家們本著geek精神對這個現象進行了研究,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漢族、非洲本土人和東南亞人都在15224 年前經歷了一場基因突變。

 

 

他們分析了1000 個基因樣本,發現這些種族中那些膚色較白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基因異常,這個基因的名字叫OCA2。

 

 

它史前就曾經歷突變,造成漢族人中的某一部分群體膚色變白,而剛好這群人當時正在從中國南部往北方遷移。變白後的祖先們反而更適應北方的氣候,因為北方陽光少,淺色的皮膚能更有效地吸收太陽光補充維生素D,讓祖先們茁壯健康地成長。

 

 

根據自然選擇的規律,那些長得又白又高的祖先們有更高的存活率,也更壯更聰明,在交配的季節裡自然也能獲得更多的青睞,他們就成為了理想配偶的標準。

 

 

這個OCA2 基因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運送酪氨酸,酪氨酸就是合成黑色素的重要元素之一。OCA2 出了問題,皮膚也就沒那麼黑了。

 

 

雖然變白了,但基因異常畢竟不是什麼好事,它有潛在風險導致白化病、眼炎、天使人症候群

、學習障礙、強迫進食等一系列問題。

 

 

其實說這麼多也沒用,即便知道了你現在對美的追求只是幾萬年前祖先犯下的一個錯,你也依然無法停下給自己一鍵美白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