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迎來國片爆發期?瞿友寧擔憂:明年好萊塢大片傾巢而出時,台灣電影守得住嗎?
採訪撰文:何渝婷
2020-11-06 19:50

「明年的國片,不僅會面臨到更險峻的市場,還將迎來非常關鍵的時刻!」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監製瞿友寧蹙著眉頭表示,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許多外國電影都延遲上檔,所以觀眾的選擇就會往台灣電影聚焦和集中,不過一旦疫情獲得有效控制,從今年到明年所累積的好萊塢大片傾巢而出時,台灣電影到底守不守得住?

當大家說著今年國片迎來爆發期、台灣電影即將起飛等話語時,瞿友寧嚴肅地說,他並不認為對於要進入電影院觀賞國片這件事情,是已經被台灣觀眾所接受且習慣的。

他強調,今年確實為國片迎來一個新的契機,但能不能維持住這個氛圍和能量,真的得靠整個影視大環境的共同努力。

其實《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原本預計在6月19日就要上映了,但當時疫情還處於不穩定的階段,大家對於入院觀影的意願也不高,所以瞿友寧當機立斷延期至9月30日上檔,除了因為有兩個國定連續假期之外,也碰上金馬獎公布入圍名單以及同志大遊行,這一連串的過程都是宣傳電影最好的時機點。

果然,《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上映僅一個月,票房就突破8800萬,成為2020年度的國片票房冠軍。

能有這樣的好成績,不光是電影上映的時機點,更多的是瞿友寧大膽地打破了同志電影的預算天花板,並且以獨樹一格的方式呈現這部電影。

以往同志題材電影的市場很穩定,不管是預算或票房的天花板,大約都落在3千萬左右。所以電影在籌備之初,就有許多人向瞿友寧表態,只要將預算限縮在3千萬,他們都很願意投資。

不過除了去年台灣婚姻平權的投票,可以看到有三百多萬人的支持之外,數據顯示,LGBTQ以及關切他們的族群所帶來的粉紅經濟,在世界經濟五大體系中排名第四位。

尤其是有別於以往的同志議題電影,會比較偏向慾望性強一點或議題性大一些,《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直接以愛情的觀點出發,並不特意塑造某一種同志的形象,讓觀眾真正去感覺電影主角之間動人的愛情故事,也希望能藉此傳達「愛情無分別」的觀點。

「種種因素都讓我覺得,必須把預算格局再拉高!而在那一刻我相信,我們能超越以往大家對於同志片的天花板!」瞿友寧判斷。

遺憾不要製造30年,遺憾其實越短越好

這部電影代表著歷史的印記。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鎖定的年代在1987年,也就是台灣解嚴的那一年。所有法令開始鬆綁,大則涵蓋集會遊行法、政黨組織的成立、政權轉移、對岸開放,小則包括髮禁解除、制服禁解除、男校開放招收女生等。

而在那個年代,可以感受到一股蠢蠢欲動的力量,但是當大家都開始慢慢飛出舊有的枷鎖時,同志呢?

「並不是政策的開放改變,人心就會對所有事情給予同理及支持。」瞿友寧回憶道,當時的社會氛圍是,同志必須躲在角落裡,晚上去新公園或台中公園尋找寂寞的靈魂,而社會仍然用一種很負面的形象,甚至是難聽的詞語加諸在他們身上,甚至有人把愛滋病跟同志劃上等號。

在這個氛圍之下,即使窗戶打開了、門打開了,你敢走出去嗎?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以1987年這個大時代氛圍為背景製作成電影,去檢視此時此刻的台灣,到了2020年的世界有變好一點點嗎?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呢?

「愛情就是愛情,它不會被加註說,這是一段不被祝福的愛情,或這是一個必須被檢討的愛情。」瞿友寧嘆了口氣說,這個社會依然不夠友善,否則不會有這麼多反對同志的人站出來發聲。

而他認為,沒有任何人的愛情應該被脅迫或被不禮貌的對待,因為這只關乎兩個自由個體是否情投意合,而非旁人可以置喙的。

瞿友寧希望能透過這部電影告訴大家,遺憾不要製造30年,遺憾其實越短越好。

如果現階段有機會溝通,甚至可以對於愛這件事情得到一個理解時,那才是真正所謂的完全性開放及認同。

這部電影溫柔到無聲勝有聲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改編自導演柳廣輝的人生真實故事,而他也是電影主角張家漢的原型。

從高中時期就看著柳廣輝愛得有多辛苦,瞿友寧一直希望他的高中麻吉能得到一個出口,把內心隱藏的情感宣洩出來,而他們也曾懷抱著要一起拍電影的夢想。

就這樣,兩人分別考上台北藝術大學及世新大學電影系,也各自展開自己的事業。而這個兒時的電影夢以及刻骨銘心的初戀,就被暫時擱置在他們心中的某個小角落。

直到去年,瞿友寧鼓勵柳廣輝一起創作出屬於他們的故事,不僅成功將初戀故事拍成電影,柳廣輝也終於鼓起勇氣向家人坦承自己的性向。

對於這兩人而言,這部電影是他們的青春、是歷史的印記,更是他們勇敢追夢的證明。

「這部電影真的溫柔到,你不需要多說任何言語,透過情感的交流就能將出櫃這件事情不言而喻。」瞿友寧分享了一個小故事。

有一名觀眾早已看過《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但他一直猶豫著要不要帶媽媽去看,因為他從未告訴家人自己的性向。而當媽媽看完電影之後,她笑得非常開心,還在映後時告訴電影團隊:「你們拍得好好看、好動人!」甚至還抱了抱男主角,因為她覺得男主角也經歷過類似真實故事,她想給他一個安慰。

「媽媽跟兒子彼此陪伴這麼多年,她也一樣感受到他的痛苦,但沒有人敢戳破這層紙,坦誠相對。」瞿友寧哽咽道,在看過這部電影以及媽媽的反應之後,他了然於心,這對母子之間已經沒有隔閡了。

而這個故事的主角,正是柳廣輝的另一伴。

一路陪伴著柳廣輝完成電影的瞿友寧,看著他在愛情之路上的跌跌撞撞,再到現在終於能享受美好的愛情,他漾著溫暖的笑容對柳廣輝說:「他媽的你怎麼那麼幸福!」

永遠都會是台灣影視產業中的一份子

今年瞿友寧監製的三部作品都得到很好的成績,有人說他的眼光準確,但他認為,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市場觀察與理解。

踏入台灣影視產業二三十年的時間,透過成功與失敗的作品,以及拍攝電視及電影的經驗,讓瞿友寧累積出他與市場之間緊密性的結合,而這個結合也讓他可以給予許多年輕創作者一些方向,甚至幫助那些對市場還不夠熟悉的導演們。

正因為如此,瞿友寧開始積極投入監製與投資的工作。

「如果成為電影的監製或參與投資的人,我就能更理所當然地成為一起為這部電影付出的人。」除了繼續執導新作品之外,瞿友寧也期望透過自己的經歷與能力,讓更多好的在地作品被看見,盡可能地幫助台灣影視產業站穩腳步,使國片的能量越來越大!

(以上圖片由氧氣電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