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互聯網3年前就不如中國了!
林應允 / 編譯
2016-10-10 11:56

 

晚上見了兩位從灣區回中國的朋友,一位作為Airbnb中國落地團隊回國,另一位剛從微軟跳到LinkedIn,雖然微軟已經把LinkedIn給收了,但兩家公司還要花一些時間整合,才能正式成為一家公司。

 

LinkedIn我是非常熟悉的,除了是前員工,職場社交也是我非常關注的領域。從去年中開始,我越來越認為中國的職場社交與美國的職場社交產品無論從產品形態還是應用場景,都應該有非常大的不同,產品和場景,映射的是兩個國家商業環境和形態。

 

職場上的交流方式,兩國就有很大不同。中國人做商業的方式,更多時候還是大家先做朋友,再談生意。對方對你這個人認可了,那麼接下來就好談了,如果對方對你不認可,很大程度上,生意也會做得磕磕碰碰。

 

我這裡所說的「做人」並不是一個二元論式的,只要會做人,生意自然而來。並不是這樣子。在北京這樣商業成熟度高的地方,專業能力是基礎,在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時,更多是看人。人靠譜,事兒就八九不離十。

 

 

從溝通工具上也能看得出來。美國一位農村的老太太給你發郵件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在美國八九十年代還是高速發展的時代,但是高度成熟化之後馬上碰到的一個典型問題是,大家已經非常習慣和擅長使用這種方式溝通,要再切換一種新的方式,反而沒有驅動力。

 

在他們看來,郵件很好用呀,為什麼要用IM?所以大家會看到LinkedIn整個通訊架構的基礎,就是基於郵件。誰邀請你成為好友了,給你發封郵件;朋友有什麼動態更新了,給你發一封郵件;你的朋友跳槽換了個新公司,再給你發封郵件。即使是LinkedIn站內的溝通,也是郵件式的:有主題和正文的區別。這種架構一直到最近才改成了IM式的。國內最流行的社交產品站內信,哪有帶主題的?全部都沒有主題。唯一我能想到有的,就是豆瓣——一款老氣橫秋且幾乎被遺忘的社交產品。

 

長期習慣使用郵件的後果之一,是對新興的溝通方式興趣度不高,接受度自然也就低了。如果說中日韓的網友們沒有表情包就聊不下去天的話,美國人對這個就無所謂。倒不是說IM及表情包就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作為一種新興的網絡文化,竟然不是從美國開始流行,而是在東亞流行起來,這件事情就值得仔細思考一下。更不用說各種O2O以及網絡社群形態的產品的湧現,更是美國所沒有的。

 

在支付上過去幾十年中國遠遠被美國拋在後面。在美國如果你要給別人一筆錢的話,寫一張check就可以,沒人會懷疑「如果這筆錢取不出來怎麼辦」?他們過去幾十年的商業環境就是這麼運轉的,大家習以為常不會去想這個問題。剛到美國的中國人反倒會開始好奇這樣的問題。除了寫支票,信用卡的普及也讓美國人出門幾乎不用帶現金,即使去711買罐可樂用一張信用卡就可以搞定。而中國的信用卡一直沒有普及開來,很多人用信用卡甚至還設密碼,並不知道其實不設密碼除了更方便以外,反而更安全。由於政策規定,銀行不能向大學生發放信用卡,現在很多人在工作一兩年甚至好幾年以後才會申請自己第一張信用卡。

 

可是,由於智能手機上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普及,國內在支付上甚至一定程度上已經走在美國前列。我已經好幾個月身上一百塊錢現金都花不出去了,現在在樓下買個久久鴨脖都能微信轉賬,不知道帶現金還有什麼必要。手機顯然比信用卡還要方便點兒——它更難遺失,少帶一張卡,即使丟了也比信用卡更難被盜刷。而大規模普及支付,其實也就那麼幾件事:滴滴被騰訊投資之後支持微信支付第一次讓移動支付變成了一個每日使用頻率的工具;微信紅包這一個功能僅一個春節就讓好幾千萬人綁定了銀行卡;O2O及微信和支付寶的線下地推,移動支付已經無處不在。兩三年的功夫,把美國遠遠甩在了後面。

 

在飯桌上,朋友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2011年我第一次去矽谷的時候,覺得美國的互聯網還是明顯走在中國的前面;

2013我出國去工作,我已經覺得美國互聯網不如中國;

2016年我再回來看,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跑在美國前面了。

 

延伸閱讀:亞洲・矽谷跟張忠謀沒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