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基因變異有助維持身材,約可降低四成變胖風險
余宗翰
2018-11-09 18:32

(圖片取自pixabay)

 

有些人似乎天生就不易肥胖,時常吃零食、宵夜卻不怎麼長肉。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台灣流行病學學會理事長、中研院生醫所教授沈志陽與台塑王詹樣公益信託合作的研究發現,基因變異或許跟不易吃胖的體質有關!

 

沈志陽藉由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裡一萬筆血液分析、生活習慣調查的資料,比較未控制體重且有吃宵夜習慣的民眾的身體情況,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或等於24的過重、肥胖族群,其DOK5基因位點正常,而數值小於24的族群,則有DOK5基因位點變異。換句話說,DOK5基因位點變異可讓人不易變胖。

 

根據《蘋果即時》,沈志陽解釋,DOK5基因出現變異時,胰島素的敏感度會降低,因而降低血糖轉化為脂肪的比例。研究發現,該基因變異可使不良習慣所造成的肥胖風險降低約四成!且估計DOK5基因變異約佔總人口數的50%。不過,即便有DOK5基因變異的「先天優勢」,如果飲食、生活習慣不良仍有可能過重或肥胖,只是機率比一般人低而已。

 

脂肪組織也會影響人的胖瘦

 

脂肪本身對身體胖瘦的影響近十幾年來漸漸被學界所重視。有一種名為ob的基因會製造一種只存於脂肪細胞的蛋白質,如果ob基因正常,脂肪細胞會生成正常的蛋白質;若ob基因突變、產生變異的蛋白質,會使人食慾大增,不斷猛吃以致變胖。這種脂肪分泌的小型蛋白質會像荷爾蒙一樣經由血液在體內循環,因為它能調控食慾、體重,後來被命名為「瘦素」(leptin)。

 

另外,脂肪依其顏色分為兩種,儲存能量的脂肪是白色脂肪;另一種是含有高密度的粒線體而呈咖啡色的脂肪,它能燃燒能量、製造熱能,稱為棕色脂肪。嬰兒體內的棕色脂肪含量比率較成人多。後來科學家又發現一種米色脂肪,這種脂肪在人們運動時會接收一種名為鳶尾素的荷爾蒙,然後轉化為棕色脂肪。這項發現將來可望有效治療肥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