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Wal-Mart兵敗德國?
合作媒體-中國經理人
2016-03-12 16:24

2006年7月,全球超市Wal-Mart宣佈全面撤出德國市場。在德國經營八年間,這家常年盤踞世界500強榜單前幾名的公司卻屢屢遭遇挫敗,累計虧損過億美金。不過,很多人可能沒有料到,讓曾經雄心勃勃的Wal-Mart超市敗下陣來的對手,竟然是一家不做廣告、90%都為自銷商品的老牌連鎖超市。

 

如果你在德國學習或者居住過一段時間,應該對 Aldi 十分熟悉。作為本土最大的食品連鎖零售企業。

 

Aldi正式命名是在1961年,四個字母代表了 Albrecht家族折扣商店的縮寫。當時兩兄弟已經在德國食品零售產業小有名氣,而供應商們對他倆是既害怕又佩服。害怕是因為 Albrecht 兄弟以粗暴、冷酷的談判風格著稱,總有辦法將批發價砍到商家的底線。佩服的是他們能始終堅持價廉物美的銷售原則,長期以往贏得了越來越多顧客的信賴。

 

到60年代末, 去Aldi購物一度在德國中產階級當中引發了熱潮,寶馬、賓士等名車開始陸續出現在超市的停車場上。

 

 

到2014年,Aldi 在德國共擁有3,230家連鎖和五萬名員工,同時也在歐洲、澳大利亞、美國等地設立了分支機搆,公司聲稱約 87% 的德國人會定期去Aldi 購物。

 

而Aldi確實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原因有三點:一是它的價格平價,商品售價普遍比其他超市低20-30%,而且東西用下來都還不錯;二是店面不大,但隨處可見,選擇地點通常離居民區是最近的;三是雖然它的貨架擺放很簡陋,但我身邊幾乎所有的德國朋友都會有去那買東西的習慣。細想一下,這些也是讓巨頭Wal-Mart兵敗德國的重要原因。

 

我們首先來看貨品本身:提到Wal-Mart,大家可能在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slogan就是天天低價,但是到了德國,這件事反而被Aldi 做得更好,很多時候Aldi 的價格都比Wal-Mart來得更便宜。

 

零售的本質是物美價廉, Aldi與Wal-Mart大而全的選品策略不同,Aldi 門店的SKU很長一段時間都維持在600種左右,原則是基本能滿足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同時,每個單獨品類通常只能看到1-2個牌子,而且基本以自有品牌為主,目的是打造精選和爆款。畢竟要獲得供應商那的最低進價,必須得達到一定的採購量。

 

再來看場地和貨架擺放,Aldi每家超市的占地面積都不大,選擇地點通常在居民區和市中心的周邊,除了少量生鮮、酒類等有貨架和冷櫃外,大部分商品都是成箱式地疊放,節省了來回擺放、運輸的人工成本和時間。

 

Aldi 的貨架擺放看似雜亂無章,其實背後蘊藏不少技巧。比如它們喜歡將一些打折的商品放在超市的中間區域,認為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分散人流,讓大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選購,還能夠讓員工有更多的空間來貼放標籤。另外,Aldi 還會將冰凍食品放在最後一排貨架,原因是這樣安排可以讓顧客在差不多逛完的時候才看到,拿完就直接去結帳了,充分減少冷凍食品離開冰櫃的時間。

 

最後來看看人員設置,根據我自己去Aldi 購物的體驗,除了收銀台,顧客很難能在超市裡找到工作人員的身影。Aldi鼓勵消費者自己去把事情做好,從而節省不必要的員工成本,提高效率。我當時的習慣是自己帶好環保袋然後去門口租一輛推車,去裡面買好需要的東西,之後再自行歸還手推車。由於無需管理推車和花時間整理貨架,通常一家典型的Aldi 超市人員配置在3-4人左右。

 

由於 Aldi 目前仍是一家私人企業,外界對它的財務情況無從瞭解。這家低調的公司向來不接受媒體的採訪,兩位創始人的理念是與其花時間在外宣傳,不如留下時間把該做的事情做好,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德國將Wal-Mart掃出門外後,這家老牌超市連鎖近幾年來一直在世界各地盡可能地延伸觸角,進軍各國的零售市場。背後的原因一方面是看到了海外市場的巨大潛力,一方面也是來自於本土廉價連鎖的 Lidl 超市的競爭壓力。繼以價格戰策略深深打入英國零售市場後,Aldi又將Wal-Mart的大本營美國鎖定為目標市場,再次試圖以低價策略打敗當地的競爭對手。

 

事實上,Aldi 的入場也為習慣驅車去大賣場採購的美國人創造了一種全新、極簡的購物體驗,由於平價+精選,消費者無需再向從前那樣在貨架前後來回比價,或者手握各種折扣券,只需根據自己的購物清單跑到就近的Aldi 超市,然後一項項地勾劃、放進購物車,然後買單結帳。

 

早在2013年,Aldi 就提出了所謂的5年規劃,即到2018年總共開設 650 家連鎖超市,從而覆蓋整個美國市場。去年7月份,華爾街日報又爆料說,Aldi 計畫投入30億美金加速擴張,在18年開設到2000家店鋪。

 

上周,Aldi又宣佈了一個重磅的決定,在美國所有旗下門店開始接受包括Visa、MasterCard、Discover以及美國運通等信用卡支付。

 

Aldi 一路的快速崛起遵循的是最樸素的商業準則,即以最低的價格給消費者最好的東西。這或許也是最能帶給我們創業者思考和啟發的地方。

 

作者:合作媒體-中國經理人
本文由合作媒體-中國經理人分享授權刊出,原文來自於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