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刷卡購物之外,升級成「女王節」的國際婦女節究竟代表什麼?
張詠晴
2019-03-08 17:15

 

今天是國際婦女節,在這個社交媒體以及簡訊紛紛被各大優惠通知攻佔的節日裡,無論電商平台抑或實體零售商各個摩拳擦掌,準備搶攻這波以女性為主的「她經濟」。然而這個伴隨著網路時代而被打造成「女王節」、「女神節」的節日,難道就只是搶優惠、刷信用卡而已?

 

關於國際婦女節,這裡有幾件事你必須要知道,因為這關乎你我生長的世界,亦關乎那個時代的反動和顛覆,以及這個時代的反思和突破。

 

婦女節是怎麼來的? 

 

婦女節源自1857年3月8日,當時美國紐約的服裝和紡織女工為抗議長時間工作和低薪等非人道的工作環境,選擇走上街頭,隨後被警方圍攻驅散。

 

兩年後的三月,這些婦女組織了第一個工會。

 

1908年3月8日,15000名婦女在紐約市遊行,喊著「麵包和玫瑰」的口號,要求縮短工作時間,提高勞動報酬,享有選舉權,禁止使用童工。麵包象徵經濟上的保障,玫瑰象徵較好的生活質量。

 

1910年8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的國際婦女代表大會,有婦女代表倡議以每年的3月8日作為國際婦女節,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擁護。

 

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每年於3月8日舉辦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men's Day),婦女節成為紀念女權得來不易,以及世界上的女子們爭取權利、爭取解放的節日。

 

婦女節的意義

 

婦女節的意義不只如此,1911年3月25日,發生在紐約市工廠的悲劇_三角地大火(Triangle Fire)奪走了140個女工的性命。而大部份的受難者是義大利裔與猶太裔的移民,這個悲劇引發對於工作場所安全問題的思考,影響勞工法案的制定,此議題在隨後的國際婦女節的慶祝會中被提出。

 

1917年,俄羅斯於一戰中失利,200萬名俄羅斯士兵死於戰場,俄羅斯婦女於二月最後一個星期天走上街頭提出「麵包與和平」的訴求,而後的新政權賦予女性投票權。

 

於是我們必須說,這個節日的誕生不僅僅是幾場革命,是真正有血有淚的奮鬥史。

 

感謝先人的努力,「國際婦女節」為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的婦女拓展了新的一頁。且透過聯合國四次國際婦女會議的強化作用,日益增加、多元的國際婦女運動讓「國際婦女節」因此而成為一個感恩、反省,及改變的時刻。

 

這個節日不僅提醒各界重視婦女問題,建構友善婦女的社會環境,反思我們為促進婦女權益爭取了多少,也是為了紀念在那些時代中,挺身而出果敢的女性們。

 

都說「女力當道」,事實不見得如此

 

而時至今日,根深蒂固的觀念依舊在,即便蔡英文總統在臉書上表示,「我們不需要被別人定義。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堅持投入,你就是自己的女一。」卻也明白地以「希望有一天大家叫我總統,而不是『女』總統」指出男女平等,仍有一段路要走。

 

從檯面上來看,一則因為近年來女性在螢光幕前出現的比例變多,二則因為台灣已有女性元首,這導致台灣女性的政治參與,漸漸不再是社會大眾關注的議題。然而,男女參政不平等的情況依舊在。

 

同樣情況放到與台灣鄰近的日本也是相同,根據中央社援引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國際國會聯盟(International Parliamentary Union, IPU)選在今年婦女節前夕公布一份調查,該調查顯示,在全球193個國家中,日本女性議員比率僅為10.2%,排名第165,較前一年下滑7個名次。

 

在台灣,縱然我們自詡為人權國家,但隱性的壓迫其實從未遠離,刻板印象、玻璃天花板、職場婦女懷孕的保障,甚至是紅極一時並持續延燒的「#MeToo」,種種緣由,讓我們不得不反思現狀並力求突破。

 

而所謂突破,不分男女。一如人人可響應的「#MeToo」運動一樣。

 

2019的國際婦女節主題為「#BalanceforBetter」,意即性別平權,因為男權女權,同屬人權。藉由將「平等」擺在首要之位,跨越「他」與「她」之間的界線,並衝破同溫層,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Balance」。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