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學院學到的知識,真的會影響CEO的商業決策嗎?
合作媒體:界面 / 陳培愷編譯
2018-09-23 06:33

大部分商學院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訓練未來的領導人如何領導。但商學院是否達成這個目標,以及教學對學生的領導力有多少影響力,仍沒有定論。

 

學生在多年之後,成為大型公司與金融機構的決策者時,他們的心智與行為,仍然受商學院教育影響嗎?為了探討這個問題,我們研究了過去三十年來,CEO對公司多元化的決策。

 

我們會選擇多元化,是因為這段時間裡,商學學者對多元化的觀點曾大幅改變,讓我們得以研究學生是否會根據所學,來改變他們的想法。

 

在1960年代之前,學者一直把多元化視為很有價值的策略。肯尼斯·安德魯斯(Kenneth Andrews)就是其中一位,他曾在哈佛商學院大力推廣「商業策略」的概念。1951年,他在《哈佛商業評論》寫道:「美國企業有目的地進行多元化,是希望組織和盈餘都更穩定、更有效率地運用公司資源、讓營銷運作的花費更值得,或是善用意料之外的機會和特殊的經濟情況,以得到更高報酬。」

 

對多元化的想法在之後有了變化,到了1970年代變成懷疑論,在1980年代更是直接變成批評。這反映了商業教育更廣泛的變動,在1970年代,金融經濟學成為商學院中最重要的學科,拉凱什·庫拉納(Rakesh Khurana)的著作《從更高的目標到受僱員工》 (From Higher Aims to Hired Hands),對這段變化有鉅細靡遺的描述。特別是代理理論(agency theory),在學術界與實務界都成為最重要的主流典範。

 

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詹森(Michael Jensen)可能算是最傑出的代理理論學者,他在一篇常被引用的文章中,對多元化提出嚴厲批評,指出這是「主管投機行為」的一個例子,會犧牲股東的財富。詹森通過學術研究和在哈佛商學院授課,發表新的金融正統學說,表示公司經理人應該避免多元化,專注發展公司的核心能力。

 

儘管反對多元化的理論和證據開始在1970年代浮現,但直到1980年代仍有許多公司持續多元化。我們的研究試著找出原因,來解釋為何美國企業多元化沒落的速度如此緩慢。我們認為原因在於,公司的策略反映了最高層決策者的觀點,因此策略的改變源自決策者觀點的改變,或是有一群新的決策者上任,而這兩種改變都會落在商學院教育的改變之後。

 

想想看:那些企管碩士學生,在1970、1980年代吸收了質疑多元化的觀點後,需要二十到三十年在企業層級之中逐漸晉升,最後接任大公司的CEO,終止多元化。

 

為了測試這個立論,我們針對1985年到2015年間經營640家美國大型企業的2031位CEO,蒐集他們的資料。資料來自多種檔案,包括馬奎斯世界名人錄(Marquis Who's Who)、彭博(Bloomberg)的高階主管簡介與傳記,我們蒐集那些CEO的教育背景資料,例如他們在哪一所學校修企管碩士,以及畢業年份。

 

在我們的樣本中,1980年代大約有20%的CEO取得企管碩士學位,1980到1990年代間,這個比率穩定提高,達到33%,並在2000年代維持這個比率。

 

我們把樣本分成三組,分別是在1970年之前、1970年代當中、1980年之後取得企管碩士學位的CEO,然後我們檢視這三組樣本是否做出不同的多元化策略選擇。

 

我們發現:與沒有企管碩士學位的CEO相比,在1970年代之前取得企管碩士學位的CEO,任期內實行多元化的可能性高出17%。另外兩組,也就是1970年代當中及之後取得企管碩士的CEO,實行多元化的可能性比非企管碩士CEO低了24%與30%。

 

即使我們盡力在統計上排除許多干擾因素的影響,例如,公司特徵、CEO的特質和產業層次的因素,我們仍無法肯定,得出的結果可以反映企管碩士教育的因果效應。可能還有未知的因素,既促使公司聘請一位有企管碩士學位的CEO,也影響CEO的多元化決策。所以很難明確主張企管碩士教育這一項因素,就能決定CEO如何決策。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進行一項補充分析。在我們的資料中,取得企管碩士學位的CEO中,有1/4畢業於哈佛商學院,正好是詹森1985年開始任教,教導代理理論的學校。

 

考量到他在推廣代理理論的重要地位,我們預期,接受他的教導會對學生的多元化觀點有長遠影響。

 

當我們只研究哈佛商學院畢業生的情況,發現詹森加入後才就讀哈佛商學院的CEO,與詹森加入前就讀哈佛商學院的CEO相比,前者推行多元化的可能性低了83% 。我們也把受哈佛商學院教育的CEO,與獲得其他學校企管碩士、或是沒有企管碩士學位的CEO做比較。我們發現只有在詹森加入後,哈佛商學院的教育仍對多元化有強大的負面效應。

 

我們考慮的另一個問題,是不同商學院有不同的課程。儘管所有學校的大趨勢都是更以金融為中心,但教學內容仍可能有很大差異。在另一項補充分析中,我們用金融學系在商學院的排名作指標。如果接觸現代金融經濟學,是改變企管碩士畢業生對多元化觀點的一項重要因素,我們就預期畢業自商學院頂尖金融學系的CEO,會展現企管碩士教育對多元化的負面效應。其實,只有在曾就讀金融領域排名前五十名商學院的CEO身上,才出現1970年代當中或之後企管碩士教育產生的效應。

 

現在的商學院,包括哈佛商學院,都已經揮別代理理論,因此,未來的研究可能會記錄下一世代的CEO,如何以不同方式管理。

 

我們的發現,關係到任教於商學院和其他專業學系的教師。儘管有些學者覺得遺憾,認為管理理論對商業實務和社會的影響很小,但我們的研究顯示,長期似乎真的會有影響。

 

這個結果暗示不止公司多元化策略是如此。例如,已故商學學者薩曼特拉.戈沙爾(Sumantra Ghoshal)曾警告,商學院對管理實務有直接、負面的影響,促成嚴重的商業醜聞和經濟危機。隨著越來越多學生、學者、領導人及專家,正在反思商學院的影響力,目前這個時機,正適合商學教育人員注意到自己的責任與潛力。他們教導的內容很重要,只是要在幾年後,才會顯現對社會的影響。

 

(以上圖文由界面新聞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