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資料,平均每3秒就有一名失智症患者,而衛福部在100年到102年的委託研究顯示,台灣目前失智人口已經超過26萬人;依國發會的推估,台灣的失智人口將在125年達到55萬人。
另外,從2015年開始,「失智症」首度進入北市女性十大死因之一。罹患失智症的人口迅速增加,將對家庭社會造成重大的衝擊。
9月份為「國際失智症月」,也被稱為「國際失智守護月」。今年衛福部以「I Can:雖然失智,但我仍可以」為影片主軸,宣導的重點為彰顯失智者能力,由失智者親自分享自身經驗,打破一般人對失智者的刻板印象,也鼓勵周遭鄰里、親朋好友能互相扶持照顧。
讓失智者也能繼續參與社區活動,期待民眾能共同打造失智友善社區,使台灣成為友善失智國度。
雖然老化是最常見的退化性因子,但國民健康署提醒,失智不是正常老化的一部分。失智症的導因為腦部傷害或疾病,是一種漸進式的認知功能退化,所以民眾應該對於一些現象有所警覺,別以為失智症為老人的專利,而忽略大腦正在退化的警訊。
所以國健署也舉例,如果有記憶力減退導致影響日常生活、出現言語表達或書寫有困難、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等情況,都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最好盡快就醫做進一步的檢查和診斷,減低症狀惡化的可能性。
(首圖為示意圖 取自pixabay)